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市场动态
编号:10483409
洋中药入侵中国市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0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大刮“洋”风,进口药品,包括西药和“ 洋中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中国的中药产业的发展,却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面临危机。

    据统计,北京市场的进口药品已占市场41%的份额,广州则高达 57%。按全国各大城市一类的医院统计,“洋药”已占用药总量的60% 。

    在洋西药大量“入侵”的同时,值得重视的是,“洋中药”也大举入境。日本近年来引种中国药材,现已建成3万平方米的药材专业种植园,品种有500多种,其中栽培基地年产量可达200吨。

    日本一家专营中药的厂家“昭天堂”一年的产量相当中国中药的出口总量。日本津村顺天堂株式会社以中国中成药加减成份制成的“ 救心丹”,年销售额也达1亿美元。

, http://www.100md.com     外来中成药来势凶猛

    近些年来,外来中成药进口来势凶猛。很多中药材在国外二次加工后重新杀回中国。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等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洋中药”,在中国国内中药市场出尽风头。中高档的高丽参、洋参丸、洋参粉、洋参糖、洋参霜,乃至洋参饼干、洋参啤酒都挤上了中国国内中药店、参茸店的柜台。

    中国国内市场如此,国际市场也未可乐观。据业内人士介绍,国际市场每年中草药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而中国作为中药发源地,仅占其中的3%,年出口额仅为5.89亿美元,而且中国中药材出口平均价格近10多年来呈下跌趋势。1984年以平均每吨3741美元出口,1994 年下降到1994美元。

    香港药材商称,现在的中药材价格仅为10年前的20%,有的和青菜差不多:人参每千克约30港元,而青菜尚值25港元!这种反常现象是由两大原因造成的,第一,药材种植没有计划,大起大落,少了是宝,多了是草;第二,多头对外,为了小团体利益,竞相压价出口,兄弟相争,外人得利。
, 百拇医药
    面对危机,中药产业的出路只应是迎接挑战,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

    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医药市场逐渐开始接受天然复方药物,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

    因此,中国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于1996年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成立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中医药这个最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点的代表性学科和最具有优势特色的传统产业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丽珠医药集团、四川泰华制药厂联合研究开发的中国首批现代化中药六味地黄胶囊、霍香正气胶囊,1998年在国内局部地区投放市场后,反应良好。
, 百拇医药
    服用六味地黄丸无须再吞下一把药丸,吃一粒胶囊便可解决问题;霍香正气水辣嗓子难以下咽,吃一粒胶囊也就得了。正因为如此,两种现代化中药一面世立刻受到海内外关注。

    但是,中药现代化也面临不少困难。丽珠医药集团董事长徐孝先和国家中药现代化中心副主任吴周强就指出了难处:

    首先难在观念未变。一些消费者认为,吃中药就得到药店抓几味或几十味药来煎服,否则对其疗效就有些怀疑。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丸、散、膏、丹才是中药,片剂、胶囊是西药。总之,对现代化的中药胶囊、片剂心存疑虑。

    其次难在资金不足。目前,中国中药企业有1000多家,但真正上规模、上档次、合标准(GLP、GCP、GMP、GSP标准)的企业实在太少。特别是在资金方面更是捉襟见肘。要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标准,各家企业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改造现有的厂房、设备、工艺流程等、可就目前国内的中药企业来说,筹集资金实在太难了。

    再次难在管理滞后,包括企业管理、药品审批管理、药品价格管理、中药现代化体制管理等。

    最后难在市场秩序混乱。现在,医药行业的不正之风是回扣。国内中药企业在开拓市场时,与三资医药企业、个体医药企业等相比,在财务制度、药品价格、营销手段与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被动之处。

    中药是5000年文化的结晶。在这世纪的转折点上、在21世纪的国际医药市场竞争上,中药现代化,虽然要走的路还很远,但只要努力,相信中药不会落伍太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