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人物 > 宣传 > 正文
编号:10488223
培养研究生科研的五种能力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2229期
     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困惑,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培养科研的能力。在聆听著名病理生理专家唐朝枢教授的讲座后,我个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唐教授提出要培养科研的五种能力,提纲挈领,引领我们跨入科研的殿堂。我结合个人的体会,整理如下::, http://www.100md.com

    一、文献复习能力:, http://www.100md.com

    研究生接触自己研究领域的启动环节是文献。文献能够反映出相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阅读国内文献可以了解国内相关研究的水平和层次,阅读国外文献可以找到许多实验的技术和原理的原始资料,还可以迅速与国外研究的前沿接轨,掌握最新的资料。目前最常用查阅文献的方法是检索法。如果查阅国内文献,我们确定好关键词后可以在CMCC检索相关文章的摘要,而且在CNKI和唯普等网站上可以有偿下载全文。如果查阅国外文献,可以到MEDLINE网站上检索到摘要和部分免费的全文,还可以到解放军军事医学图书馆和协和医科大学图书馆等查到大部分外文期刊的全文,或者直接向通讯作者联系索取全文。:, http://www.100md.com

    阅读文献时,需要学习他人的思路,借鉴他人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我们在摄取众多的文献的信息时,必须浓缩提炼,逐步形成和完善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学术内容。:, http://www.100md.com

    培养文献复习的能力,是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处理好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献并且提炼精华,为我所用。:, http://www.100md.com

    二、课题设计能力:, http://www.100md.com

    培养课题设计能力的重点在于创新。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灵魂。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性研究,而是具备新的思路,面向交叉领域的研究。现在研究生的课题基本上是导师已经设计完毕并且申请成功的课题,自己发挥的空间不大,但是,在对课题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参考的文献,导师也鼓励研究生从不同角度寻找课题相关内容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这样可以完善课题,甚至可能衍生出全新的课题。培养课题设计能力,需要我们多做、多看、多想,能够把握思考中瞬间的迸发的火花,并且完善形成燎原之势,开辟全新的研究领域。:, http://www.100md.com

    三、实验操作及组织实施能力:, http://www.100md.com

    研究生学习和提高操作技能的途径有三:一是导师和有经验的技师指导;二是借鉴研究领域内其他研究生实践过的操作方法;三是结合文献,自己摸索可行的操作方法。无论什么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要实践操作。只有自己亲自操作,才能把整个操作过程了然与胸,并且熟能生巧,结合实践的结果可以对操作方法进行改进,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除了注意实验操作步骤的细节外,我们还要对整个实验的进程有总体的把握。我们一般对实验的进程有个总体的规划,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略微调整,确保实验有条不紊得顺利进行。:, http://www.100md.com

    四、论文撰写与发表能力:, http://www.100md.com

    科研的成果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论文撰写的基本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其中,摘要按四段式格式写,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求语言简洁明确。讨论部分是论文最精彩的内容。在这个部分可以结合理论解释实验结果,也可以通过结果印证某种假说等等。:, http://www.100md.com

    选择论文发表的期刊要有针对性,选择与论文内容性质一致的期刊,同时要注意尽量往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最好是能够在国际上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 http://www.100md.com

    五、科研基金获取能力:, http://www.100md.com

    科研基金的获得是科研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现在科研的基金比较多,大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的有学校和研究机构自己的基金,还有省市部局级的基金和一些商业基金。申请不同的基金,标书的撰写要有所不同,内容上有所侧重,同一项研究课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申请,就可能申请到不同的基金。研究生在读阶段,可以独立申请的基金较少,但是可以通过和导师或者其他老师一起撰写标书申请基金,了解基金的申请要求和整个基金的申请过程,在实践中培养基金获取能力,有利于将来自己独立申请基金。:, http://www.100md.com

    总之,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和提高上述五种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相信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用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动学科的发展将不是梦想。(袁拯忠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