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489254
呼吸系统疾病(2004.11.0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35期
     西医常规加茴芥散外敷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好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黄玲丽、杨湘华等医生在《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9期上撰文介绍了该院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茴芥散外敷治疗病毒性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将50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6岁,平均病程(5.6±2.45)天。

    临床表现:咳嗽25例,气喘19例,发热10例,肺部罗音25例,WBC异常8例,胸片异常11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1岁,平均病程(5.0±2.61)天。临床表现:咳嗽25例,气喘14例,发热11例,肺部罗音25例,WBC异常6例,胸片异常1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茴芥散外敷:小茴香、白芥子、丹参、赤芍、莱菔子、苏子各等份,干燥研粉。取50g用50cm×50cm的小布袋装好封口,外用塑料袋密封。用时取下外封塑料袋,分别敷于患者双侧肺俞穴各1袋,用神灯照烤30分钟,每日2次,次日更换药袋。
, http://www.100md.com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线等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X线检查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病情未见好转。

    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治疗组:咳嗽2.56±1.16;气促2.79±1.27;发热1.40±0.70;肺部罗音:3.00±1.00。对照组:咳嗽4.40±1.32;气促4.07±1.44;发热1.82±1.08;肺部罗音:5.04±1.24。治疗组治疗与对照组比较,P<0.05。

    黄玲丽、杨湘华等医生指出:病毒性肺炎属祖国医学“风湿肺热病”范畴,临床辨证分为风邪闭肺型、热毒炽盛型、痰热闭肺型、正虚邪恋型。除正虚邪恋型外,其它三型均以肺气郁闷,气血阻滞为共同病理特点。茴芥散方中,丹参行气活血,宽胸理气;赤芍解痉降气,活血化瘀;白芥子、莱菔子止咳平喘。用上述药物外敷肺俞穴,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及消除喘憋症状。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加用茴芥散外敷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
, 百拇医药
    麻芩止咳糖浆能有效改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症状

    《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9期报道了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宏志、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刘雪峰医生临床应用麻芩止咳糖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40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第五版《中医内科学》有关章节制定,辨证属表寒里热证者。首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3.4±11.39)岁,病程>10年者12例,<10年者8例,平均(13.85±11.59)年;本次发作时间>3天者19例,<3天者1例;平均(9.20±4.23)天。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52.70±12.04)岁,病程>10年者14例,<10年者6例,平均(15.05±11.09)年;本次发作时间>3天者20例,<3天者0例;平均(11.30±3.45)天。两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麻芩止咳糖浆(由麻黄、黄芩、紫苏、防风、法半夏、桔梗、杏仁、罂粟壳等组成,重庆华立武陵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口服复方满山红糖浆(四川亚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两组均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2周。观察期间除以上治疗外,不使用任何抗感染药物及其它止咳平喘药。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根据治疗前后积分减少率,予以疗效评定。临床控制:咳、痰、喘及肺部罗音消失或恢复到急性发作期前水平,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积分减少率≥90%。显效:咳、痰、喘及肺部罗音明显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期前水平,客观检查指标接近正常,70%≤积分减少率<90%。有效:咳、痰、喘及肺部罗音有所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客观检查指标有改善,30%≤积分减少率<70%。无效:治疗结束时咳、痰、喘及肺部罗音无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加重;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积分减少率<30%。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比较:治疗组20例,治疗前10.20±2.76,治疗后2.70±1.89,治疗前后差值7.50±2.91;对照组20例,治疗前8.90±2.88,治疗后3.00±1.97,治疗前后差值5.90±2.97。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0例,临床控制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20例,临床控制4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
, 百拇医药
    杨宏志、刘雪峰医生指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祖国医学咳嗽等病范畴。表寒里热俗称为“寒包火”,又称“寒暄”。表寒里热咳嗽的成因多为风寒之邪不解入里化热,或肺有郁热复感风寒之邪所致。病机为痰热内郁,风寒外束,热郁不解,肺失宣肃。临床上治疗当因机施治,表里兼顾,解表清里同施,既要疏风散寒,又要开郁泻火。麻芩止咳糖浆方中麻黄、紫苏、防风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伍以罂粟壳敛肺止咳,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防止疏散太过,耗伤肺气;黄芩清泄肺热;桔梗、杏仁、半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诸药合用,使肺气得宣,痰热得清,风寒得解,则咳喘、痰多诸证自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而麻黄挥发油具有解热作用。紫苏除可解痉外,还可镇咳。防风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罂粟壳中含有的吗啡、可待因等具有镇咳作用。黄芩煎剂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疗效证实:麻芩止咳糖浆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疗效肯定。,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