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0531269
一切为了患者 ———记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的“一站式”服务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5日 《现代护理报》2004.11.05
     急诊科与普通临床科室不同,它是一个医院的最前沿阵地和最直接的服务窗口,急诊病人是最需要得到及时救治和享受良好服务的病人。在医院内部,它需要与全院各个科室保持紧密联系,保证整个医疗环节的畅通。与门诊病人最大的不同是,急诊病人绝大部分是急危重症病人。如何使这些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快捷有效的救治,提高他们的生存机会和生命质量,不仅体现着医院的服务水平,更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5.*]c:, 百拇医药

    传统的医疗体制是病人到医院看病的中间环节多,排队挂号是家常便饭,态度冷漠则更让病人望而却步。如何进一步提高急救医学水平,完善急诊功能,为病人提供快捷、专业化的抢救呢?^5.*]c:, 百拇医药

    北京友谊医院是北京市较早建立急诊科的大型医院之一,每年接待急诊患者16万人次以上,留观患者达1.3万人次以上,工作量连年居全市各大医院之首。该院把大力发展急诊作为医院工作的重点,把方便患者作为改进急诊工作的突破口。该院早在2001年就率先在全科借鉴政府机关的“一站式”办公,提出了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就地解决急诊患者的检查和治疗,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急救服务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他们获得了首都优秀职业青年群体最高荣誉称号“新世纪号”,这是北京市卫生系统首批获得这一殊荣的团队。根据友谊医院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中华医院管理协会在去年9月组织的医院评审中,已经把急诊科建设作为衡量医院水平建设的重要指标。^5.*]c:, 百拇医药

    为了实现“一站式”服务模式制定的的目标,医院首先进行了硬件的改造,按照急诊患者的需求重新设计、整修了急诊区域,完善了急诊抢救室和手术室的设备,建立了全新的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留观室、正规的急诊病房和装备有全套美国太空实验室最新监护仪,能完成极危重患者心电、脑功能及其它生命指征的监测及抢救的监护室,建立了具有急诊特色的化验室,并对科室进行了功能上的全新划分。经过改造,急诊科总床位达到了65张,共划分为A、B、C三个功能各不相同的区域,分别处理不同病情的患者。在完成此次改造后,医院又投入资金为急诊科更新和配备了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自动分析心电图仪、洗胃机、便携式彩色超声波检查仪、移动式X线拍片机等诊疗仪器。特别是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专为急诊科所有的区域安装了空调、空气洁净机,为留观病人增加了衣柜等。^5.*]c:, 百拇医药

    除硬件设施外,医院还十分重视软件的建设。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急诊科已经拥有一支由80名业务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组成的急诊专业队伍。其中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等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他们以雄厚的技术力量,优质的服务水平为广大危重急症患者提供优质的急救服务。^5.*]c:, 百拇医药

    通过对急诊科的软硬件改造以后,该院急诊科基本达到了他们制定的“一站式”服务的目标:急诊病人挂号、看病、交费、取药不出科,专科诊断和急救处理不出科,严重外伤抢救不出科;危重病人就地抢救、急诊抢救不超过10分钟;绿色通道24小时开通;急诊病人护工全程陪同,首诊负责,主动分流,实行接诊—抢救—住院—转院一条龙服务。^5.*]c:, 百拇医药

    去年8月份,一位26岁的青年被呼啸的救护车送到了急诊科。患者因车祸导致严重的复合外伤,被送到急诊科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急诊科迅速组织全院科室会诊,决定在急诊手术室就地实施手术。全院8个科室30余位医护人员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终于使患者转危为安。^5.*]c:, 百拇医药

    急诊科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断修订各种急诊患者分类处理的流程,制定了《急诊工作人员手册》。同时根据需要完善了专业配置,做到内科、神经科、普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常年24小时有专门的医生在急诊值班,其他专科医生随叫随到。他们还把“一站式”服务的内容扩展到全院其他科室,与其他科室协作开通了多条危重病检查和急救的绿色通道,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建立了院内急救“120”,当院内任何公共场所发生险情时,急诊科的“120”急救小组就会携带全套急救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抢救。^5.*]c:, 百拇医药

    开展“一站式”服务不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还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与开展“一站式”服务前相比,急诊科各种投诉下降了65%,表扬信件则增加了80%。抢救成功率增加了18.4%,两个脏器以上损害的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多科协作抢救成功的病例明显增多。^5.*]c:, 百拇医药

    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将不断完善急诊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快捷、人文化的医疗服务。□本报记者张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