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07858
向病毒基因研究进军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29日 科技日报
     金奇,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0-1995年在美国NIH和CDC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现任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中华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副主编和《病毒学报》副主编。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之一。在微生物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蛋白质组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

    金奇研究员利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技术平台,在重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的致病机理、进化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在NucleicAcidsResearch、Tu鄄berculosi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荣获多项个人荣誉称号。

    2000年金奇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志贺氏菌福氏2a301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遗传本质上深入阐释了痢疾杆菌的致病机理、进化机制等。这是我国首次向国际上发布并率先于国外完成的微生物基因组项目,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已经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通过功能注释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共获得500多个新基因,其中近200个至今尚未见报道;鉴别了9个可能的毒力岛,其中7个为首次报道;发现福氏2a301株染色体上含有两百多个假基因,推测它可能和痢疾杆菌特异性宿主范围有关,而且福氏2a301株是目前已知含IS序列最多的一种微生物,提示其基因组是异常活跃的。通过对福氏志贺氏菌、大肠杆菌K-12以及O157:H7三者的全基因组的比较发现,Sf301似乎比O157:H7更为接近大肠杆菌K-12。也就是说,痢疾杆菌与大肠杆菌从共同的祖先分化以后,各自在进化的过程中都可能会丢掉或获得一些DNA片段,从而更利于各自的生存和繁殖,其结果导致K-12以正常菌群的方式共生于人类的肠道中,而痢疾杆菌则成为致病菌。通过结构模拟和功能预测获得了数十个编码外膜蛋白的基因,可以作为有效免疫组分和新的药物靶位的候选蛋白。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阐明痢疾杆菌的毒力和致病机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项成果荣获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极大鼓舞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和信心,推动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在福氏志贺氏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志贺氏菌群及相关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群体基因组研究,并且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芯片,为该类病原菌特征性分子标识的识别、快速鉴别诊断以及致病机理等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邱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