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最新动态 > 研究进展
编号:10508728
我国SARS病毒灭活疫苗如何“破茧”?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6日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 张景勇)2004年12月5日,必将在人类抗击疾病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这一天,世界上第一个SARS病毒灭活疫苗通过Ⅰ期临床研究。

    我国科学家自主完成的这项标志性重大成果,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令全球振奋的科研项目?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疫苗研制项目课题组等有关方面的官员、专家,讲述了我国SARS病毒灭活疫苗研制的来龙去脉。

    非常时期 非常决策 非常组织 非常效率——疫苗研制工作紧急启动

    2003年,肆虐的SARS病毒向人类发起了猖狂攻击,SARS是什么?来自何处?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如何防治……这一切在当初都没有明确答案。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始了同这一突发性重大灾害进行的艰苦、顽强斗争。科技在这时被人们寄予厚望,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也迅速成立。
, 百拇医药
    “SARS在肆虐,科技攻关组成立之初急需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燃眉之急是解决临床救治、控制疫情扩散和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等紧急需求。”科技攻关组专家陈传宏说,“但决策者们深知,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要有长远有效的办法。大家自然想到了疫苗——这种有效保障生命健康、彻底击溃SARS的利器。”

    疫苗自200多年前第一次使用以来,就成为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有力武器;然而,疫苗研制的过程极为复杂、漫长。

    “通常一个有效疫苗的研制成功,需要几年时间,显然我们等不起。”SARS病毒灭活疫苗研制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卫东说。

    十万火急,时不我待;但科研有自身规律,欲速则不达。科技攻关组经过集思广益,反复权衡,决定选择研制技术相对成熟的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就是在人们获得病毒以后,对其进行一定技术处理,使病毒丧失活性,但仍保留免疫原性,接种人体后能产生对此病毒的抵抗力。
, 百拇医药
    “要把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同科学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科技攻关组,这已成为共识。科技攻关组决定,打破部门界限,集中优势,实行各个行业、各个环节的最佳组合,形成合力;倡导资源共享,实现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多方面集成……

    一切以常规难以理解的高效率高标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科技部积极组织协调,迅速成立了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共同组成的疫苗研制项目课题组,2003年5月3日,研究经费到账;

    ——5月下旬,“SARS病毒灭活疫苗研制技术路线”通过可行性论证;

    —— “标准不降低,帮助提高;程序不减少,加快审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辟“快速审评通道”;

    ——疫苗研制的多个环节、多个方案并行开展,赢得了宝贵时间;

    ——全方位的国际合作迅速在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展开;……

    “那时的效率非常高,这和科技攻关组的结构合理、密切配合、措施得力有很大关系。”有切身之感的尹卫东对记者说。 新闻背景:SARS疫苗Ⅰ期临床研究如何进行? SARS疫苗研制:成就固然可喜 不可急于求成 新闻背景:什么是SARS病毒灭活疫苗 新闻背景:双盲试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