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临床运用
编号:10511277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胸痹四则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59期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本方专为少阴太阳两感而设。方中麻黄解太阳表邪,附子温少阴之阳,细辛性辛温而雄烈,不但能助附子温阳,而且能佐麻黄解表。三药合用,既能于温经中解表,又能于解表中温阳。本方主要作用是温经通阳散寒,临床上凡属寒邪痹阻、阳气虚弱的病证,均可使用,故钱天来称其为“温经散寒之神剂”。

    笔者宗其“温经通阳散寒”之旨,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获得显效,今举四则,供同道验证。

    一、胸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赵某,女,71岁,北京某研究所干部,2003年3月4日初诊。患者近年来,经常胸闷气短,动则憋气,午后或夜间时有胸痛彻背感,心电图检查:心率48次/分,T波:Ⅲ、avf、V1~6双向。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经西药扩冠解痉止痛、中药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无效,于2002年2月住某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RCA第一转折后100%闭塞,LM近中段钙化分叉前40%偏心性狭窄,LAD起始部及近中段弥漫性斑块,第一间隔处发出前后70%狭窄,完全呈弥漫性斑块。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自发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偶发房、室性早博,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长时间心动过缓。建议必须行冠脉搭桥术,否则后果严重。因家属和本人担心风险太大而不同意手术,转诊我所求治。细阅病历,多用合心爽、复方丹参片、舒降灵、氨酰心安、阿司匹林、保欣宁、安心胶囊、血府逐瘀汤、半夏栝楼薤白汤、生脉饮等药物,均罔效。就诊时病人表情淡漠,不愿讲话,行走困难,疲乏无力,胸闷痛,后背烧灼感,但有手掌大面积却如冰块,口唇发绀,舌暗苔白,脉沉微细,应指迟缓,偶有结代。此乃少阴太阳两感之证。治则:温经通阳、益气散寒,急施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10g,细辛8g,附子20g(先煎),黄芪30g,党参15g,桂枝15g,炙甘草10g,菖蒲10g。煎服法遵仲景,日服3次。10剂药后,患者顿感精神转慧,诸症缓解,语言有力,纳寐俱佳,能自由行走。服30剂后,胸痛憋气消失,后背感觉正常。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进退,经半年巩固治疗,患者脉律整,心率64次/分,心电图恢复正常,操作家务、外出购物等活动均无大碍。
, http://www.100md.com
    二、胸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吴某,男,66岁,干部,北京人。初诊于2003年4月5日。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于2002年6月在某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胸闷气短、胸痛症状一直未能缓解,稍做活动即感心悸、憋气、胸痛,夜间频发,背部恶寒发热,体倦无力,易外感。心电图示T波低平,仍有缺血表现,虽长期服用抗凝、解痉、止痛、化瘀等中西药品,但症状改善不明显,转我所治疗。刻诊:面色晦滞,口唇发绀,精神疲惫,四肢厥逆,背恶寒,胸闷憋气,午后或阴天时加重,夜间胸痛彻背感频发,舌暗苔白,脉细按之无力。此乃少阴心阳不足,太阳阴盛经脉不利,属少太两感之证。治则为温经通阳、消阴散寒。处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6g,细辛6g,附子15g(先煎),黄芪30g,党参15g,桂枝15g,炙甘草10g,干姜6g,菖蒲10g。上方加减先后共用3个月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胸痹诸症皆消失,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三、胸痹(风心病并发心房纤颤)
, 百拇医药
    姜某,女,74岁,退休工人。2003年1月10日初诊。患者既往有风心病史多年,近年来心慌气短,经常感冒,胸前刺痛,稍有劳作即感有气上冲于喉,有窒息和恐惧感,背部虽有一种辣椒样灼热感,但却恶寒,经常吸氧才能缓解。当地医院超声心动检查发现:心脏左室扩大,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因年龄偏大,未能做心脏瓣膜置换术。给予强心利尿、纠正心律不齐等药品治疗。入冬以来,病情加重,慕名转诊我处求治。望诊:患者两颧如霞(二尖瓣面容),口唇发紫,心悸憋气,动则喘息,恶寒,手足厥逆,胸痛彻背,感冒后病情加重。听诊:心尖部有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Ⅲ级以上杂音,心电图示各导联均有F波改变。舌暗苔白水滑,脉沉而细。辨证为少太两感之证。治法:温经通阳、益气散寒。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6g,细辛6g,附子15g(先煎),黄芪30g,红参10g,茯苓30g,白术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菖蒲10g。

    上方加减治疗5个月后,房颤消失。后因外感复发一次,经加大附子、桂枝用量,症状很快得到控制。为防久用桂枝、附子燥热伤阴,以白芍、玄参、麦冬之润燥之品佐之,并合玉屏风、四逆散等治之,病人至今未患外感,房颤未发,诸症痊愈。
, 百拇医药
    四、胸痹(术后心脏预激综合征)

    陈某,女,52岁,工人,北京人。患者于1998年因右肾鹿角型结石,肾功能丧失,行右肾摘除术后,诱发心慌,阵发性心动过速,经检查诊断为心脏预激综合征。六年来中西医治疗无效。2003年1月20日初诊。患者主诉阵发性心慌气短,胸部闷痛,发作时四肢发冷,后背发热,眩晕,不能行走站立,只能右侧卧位睡觉,喜热饮,恶风寒,溲清且频,舌淡润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少阴太阳两感之证。治法用温经通阳散寒。处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5g,细辛5g,附子15g(先煎),黄芪30g,太子参30g,桂枝15g,炙甘草10g,泽泻30g,白术10g,菖蒲10g。上方加减先后治疗4个月余,心电图多次检查未见异常,症状消失。

    体会:上述四则胸痹案,虽是不同心血管疾病,但中医辨证均属少阴太阳两感之证。皆可温经通阳散寒,用麻黄细辛附子汤都取得了显著疗效。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胸痹证,既不能按西医的病理解剖概念只能采用支架扩冠,也不能单一的活血化瘀,一定要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从一、二病案中可以看出,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心为阳中之阳”的阴阳辨证观、整体观。病案三、四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按心脏瓣膜和心脏传导的解剖理念去认识病症,缺乏中医脏腑辨证思维。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心之阳气的推动作用,二是心的血脉约束作用,“一阴一阳谓之道”才能维持心脏正常运动,这充分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如只知“心主血脉”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在治疗上就难免顾此失彼。
, 百拇医药
    恩师刘渡舟教授生前多次告诫: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一见冠心病、心绞痛,两眼只盯住心血管的瘀塞,一味大量输入液体,大剂量给予活血化瘀之品,欲通心血管之瘀塞,临床效果并不满意。殊不知心的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非以血脉为先,何以见之?《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说明心为生命力之根本,主宰神明变化等。心有如此功能,在于它的强大阳气,心属火脏为阳,在上居于胸,胸为阳位似天空,故心有阳中之太阳之称号。心主血脉,主神志,必须在心阳督守之下实现。笔者认为,长期大量输液会导致阴损及阳,久用大剂活血化瘀之品可破气耗阳。这样不但心阳受损而虚衰,而且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的动力,造成血脉运行不利,血管瘀塞非但不能解除,反而会使血脉流通更加缓慢,从而加重心脏血管凝滞梗塞,这也是当前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一个误区。

    另外,《伤寒论》中提到的“反发热”一症,临床上所遇病例较少有体温升高。背部(太阳经脉)有灼热感而恶寒的症状也多见,此应引起医者的注意。还有一点要指出,少阴太阳两感之证,发病时间多在冬季寒冷季节,尤以阴天、夜间症状明显,这是诱发胸痹的原因之一,证明了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正确性。, http://www.100md.com( 马志才 北京济舟中医药研究所)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解表剂 > 扶正解表 > 再造散 > 麻黄附子细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