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512655
医药快讯(2004.12.22)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64期
     英专家称磁疗手镯止痛可能是安慰剂效应

    戴上一只有磁性的手镯,就能缓解腕部、膝部乃至全身的关节疼痛,真有这样的好事吗?美国医学专家进行的一项新试验表明,磁疗手镯的“止痛效果”可能只是安慰剂效应,并不是因为手镯的磁场真的对人体产生了影响。

    磁疗手镯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保健品,有关商家声称它能有效止痛,没有副作用。据估计,1999年全世界磁疗手镯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但磁疗手镯是否真有止痛效果?如果有的话,磁场强度多大、佩戴时间多长可得到最佳疗效?这些问题都还不清楚。

    要检验一种医疗产品是否真正有效,必须进行双盲试验,即在试验过程中,参与试验者和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品、哪些是外表与真品相同的对照产品。由于人们能轻而易举地判断所戴手镯是否有磁性,因此很难将假的磁疗手镯混进真品中进行严格的双盲试验。
, 百拇医药
    为此,英国德文郡卡伦普顿外科学院的专家设计了另一项试验。参与试验者有200人,年龄在45岁~80岁之间,都患有髋部或膝部的骨关节炎。工作人员给每人发放一只磁疗手镯,要求他们全天佩戴,其中有的手镯有较强磁性,有的磁性很弱,有的则是完全没有磁性的假货。

    在佩戴12个星期之后,所有参与试验者都说疼痛有所减轻,其中所戴手镯真有磁性的人,疼痛缓解程度比戴假手镯的人更大。但是,尽管真手镯磁场强度各不相同,所有戴真手镯的人报告的“疗效”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如果疼痛缓解的确是磁场影响人体所致,缓解程度应当因磁场强度不同而不同。

    科学家说,这一结果显示,磁疗手镯的止痛效果很可能只是安慰剂效应,而不是实际疗效。有关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上。

    患者在迫切希望获得治疗并充分信赖某一医疗产品时,即使这一产品实际上并无效果,使用后也可能使症状有所缓解,这就是安慰剂效应。每一种新药和其他医疗产品在投入使用前都要进行对比试验。如果其疗效比起安慰剂来并无显著优势,就没有实用价值。
, http://www.100md.com
    美研究人员称嗅觉可测早老性痴呆症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进行简单的嗅觉测试便可帮助医生判别病人是否患有阿耳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

    研究人员发现,早期早老性痴呆症患者可能闻不出包括草莓、烟、肥皂和丁香等某些东西的味道。

    领导该项研究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和神经病学教授达旺热雷·德瓦南德说:“当前还没有发现治愈此病的方法。早期诊断早老性痴呆症对病人和家属来说很关键。早作诊断,病人就能够得到对他们最有益的治疗,而病人及其家人也能更好地为今后的生活作计划。”

    虽然一些简单测试,如让患者画钟表等也能测出早老性痴呆症,但在早期往往很难分辨病人得的到底是早老性痴呆症还是其他形式的失忆症。失忆症有可能会导致痴呆。
, http://www.100md.com
    达旺热雷与同事对150名有轻微认知障碍的人进行了研究,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试,并将他们与63名健康的老年人作比较。

    在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会举办的会议上,达旺热雷表示,有无能力分辨出10种特定气味将会清楚地预测是否会患上早老性痴呆症。这些气味包括草莓、烟、肥皂、薄荷醇、丁香、凤梨、天然气、紫丁香、柠檬和皮革等。缩小特定气味的范围可能会加快筛查速度,并有助于尽早作出诊断。

    达旺热雷还表示,这种诊断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对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的大脑进行的研究显示,与嗅觉相关的神经路径在发病初期就会受到影响。

    新型活性骨水泥治疗骨折疗效佳

    香港大学医学专家经过5年研究,发现新的生物活性骨水泥,不但容易与骨骼接合,更有促进新骨形成之效,适用于无法自行长出新骨的年长病人。
, 百拇医药
    不少长者都有骨质疏松问题,香港75岁以上的女性中约有15%曾因骨质疏松而出现骨折。旧有治疗脊柱骨折的骨水泥会影响骨细胞生长,甚至可能令骨骼逐渐坏死。

    港大医学系专家自1997年开始,研制含有锶羟基磷灰石和D-GMA树脂的生物活性骨水泥。这种骨水泥较易注射入骨,固化温度在60℃以下,与骨骼结合较佳,可用上20~30年。研究显示,加入锶的骨水泥较传统骨水泥可令骨细胞多生成70%。

    德利用脂肪干细胞成功修复患者颅骨

    德国吉森大学医院利用从人体脂肪组织中提取的干细胞,结合骨移植方法,成功地对一名女孩实施了颅骨缺损修复术。

    据参与手术的吉森大学医院医生介绍,这种将脂肪干细胞移植和骨移植结合的疗法在德国尚属首次,移植的干细胞和骨片促使颅骨缺损处长出了新骨。
, http://www.100md.com
    据德新社近日报道,这名德国女孩2001年从窗口意外跌落,造成颅骨大面积缺损。2003年5月手术前,她必须一直戴着一顶专门的防护头盔。由于缺损面积过大,取自骨盆的骨片无法独立闭合缺损。

    因此,医生尝试抽取女孩自身的脂肪干细胞,经过培养后植入颅骨受损处。在干细胞与移植的骨片共同作用下,缺损处长出了新骨。现在这名女孩的颅骨缺损处已被一层薄而坚固的骨骼所包裹,不再需要头盔的保护。

    脂肪干细胞是脂肪组织中的一种“半成品”细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不仅能分化成脂肪细胞,在恰当的诱导下还能变成骨细胞或神经细胞,修复骨骼或神经组织。

    2004年4月,美国科学家首次将脂肪干细胞注入实验鼠的颅骨,修复其颅骨裂缝。3个月后,实验鼠颅骨裂缝的修复程度达到了70%~90%。(刘 向)

    早期教育能使大脑产生持久变化
, 百拇医药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克努森等人19日在《自然神经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的研究针对猫头鹰大脑中的某一区域。早先科学家已经发现,这一区域负责生成“听觉位图”,能把猫头鹰听到的声音转换成空间感,比如猫头鹰在黑夜里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听觉就能引导它准确扑向猎物。

    克努森等人给幼年猫头鹰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使它所看到的世界都偏向一边,然后在它边上放一只尖叫的老鼠,但透过镜片来看,老鼠却是在正前方。研究人员发现,幼年猫头鹰很快就形成了新的“听觉位图”,并熟练地抓住了老鼠。然后,克努森等人又为猫头鹰去掉眼镜,让它眼中所见的世界恢复正常,猫头鹰又很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这只猫头鹰成年后,已经能熟练地在不同的视觉世界中“转换”。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发现,幼年时期经过训练的猫头鹰大脑已经发生了变化。它的大脑生成“听觉位图”的区域,与负责沟通视觉与听觉的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拥有这些新生成的神经细胞,幼年经过“眼镜训练”的猫头鹰即使到成年后也能轻松“复习”早先掌握的技能。

    克努森认为,早期学习能对大脑的结构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人类来说,如果早期在感知和理解世界等方面加强学习,将对大脑的高级功能区域发挥重要作用。(陈 勇)

    新加坡研制出预测冠心病新仪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人员最近研制出一套预测冠心病患病可能性的新型仪器,准确率高达80%。

    这套仪器利用微阵列对受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将基因组类型排列出来后,再把生活习惯因素比如体重、饮食、是否吸烟等输入设定好的程序中,从而计算出受检者患上冠心病的危险程度。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指出,冠心病的发病原因65%与基因有关,另外35%则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即使一个人从基因方面看不存在发病风险,但如果不注意饮食,最终也可能患上冠心病。因此,研究人员在分析和计算程序中特意加入了生活方式因素,以增加预测的准确程度。

    这项研究工作于1999年展开,到去年为止已对3000名新加坡人的基因和生活习惯进行了分析,其中一半的人是冠心病患者,另一半则是健康者。分析结果显示,这套仪器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准确率超过80%。

    研究人员认为,除冠心病外,这套仪器还可用来预测哮喘、糖尿病甚至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疾病的患病危险。

    研究人员已为这套仪器申请了专利。(王建新)

    经常超时工作对人体有直接影响

    香港家庭医生关嘉美日前指出,经常超时工作对人体有直接影响。人体持续处于疲倦状态,短期会减低身体抵抗力,令患伤风感冒的机会大增;长期缺乏休息,则令免疫系统对抗病变的能力逐渐减弱,久之甚至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 http://www.100md.com
    医学研究显示,人面临压力时,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皮质醇会减少免疫系统淋巴球的数量,从而令人的抵抗力减弱。有实验证明,长期有精神压力的人生病机会比正常人高3~5倍。

    关嘉美说,人忙碌起来,很多时候要在外吃饭,可是餐厅的食物通常都较肥腻,而且营养极不均衡,高脂、肉类食物过多,导致血脂日渐积聚,既提高患心脏病、血管病等风险,同时影响肠胃,引发便秘、贫血等问题。此外,经常超时工作也表示没有放松歇息的时间,难有消遣娱乐的机会,令人在工作期间积累的压力无从释放,继而诱发情绪病。

    香港中文大学社区及家庭医学系教授余德新说,人体不是机器,不可能长期运作而没有休息。他说,短期超时工作对人体的影响应可复元,但长期持续则会衍生很多问题。

    尿囊素对胚胎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包括人及其他灵长目动物在内的哺乳动物体内尿囊素的含量多少对胚胎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尿囊素是所有哺乳动物生存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包括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内的很多脊椎动物,其尿酸在分解时会产生尿囊素。但是人及其他灵长目动物体内生成尿囊素的机能已经退化,其身体需要的尿囊素是从外界食物中摄取的。

    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俄研究人员对一些健康孕妇和病理妊娠妇女在流产后的胎盘和胚胎中尿囊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胚胎发育正常的孕妇人工流产后的胎盘和胚胎中尿囊素的含量都一样,不受妊娠时间长短影响,但发育不健全的胚胎中尿囊素含量却偏低。妇女早期自发流产的胎盘和胚胎中尿囊素的含量偏高,而晚期自发流产的胎盘和胚胎中尿囊素的含量只有正常值的一半。

    研究还发现,尿囊素对其他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也具有重要意义。牛体内如果尿囊素不足,容易发生畸胎和病理妊娠,且一半以上的胚胎在妊娠4周内就会死掉。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发现,尿囊素和一些水溶性维生素一样,具有抗氧化性能。他们通过实验证明,尿囊素结合自由基的能力与维生素C差不多,能够有效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俄专家希望,将来尿囊素能够被当作一种维生素使用。(魏忠杰), 百拇医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