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0512790
王祥求鲤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67期
     “王祥求鲤”这个成语源自《搜神记》:“王祥,字休徵,螂琊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王祥求鲤,又有“王祥卧冰”、“卧冰求鲤”、“王祥之孝”、“求鲤”等诸多说法,歌颂的是王祥对老人至亲至爱的尊重和孝心,是很难得的举动。这个事迹也被古人编为通俗故事,与其他23位被歌颂的孝子一起,用连环画的形式绘成《二十四孝图》,至今在民间都有传播。

    王祥之母“常欲生鱼”,在现代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古代,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确实是一种奢望。王祥卧冰求鱼,自己尽了作儿子的孝心,母亲从鱼中得到了营养,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鱼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尤其是对老、弱、病人身体具有的滋补作用,是自古至今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都证明了的结论。

    鱼类含有多种营养,就王祥所捕之鲤鱼而论,其含有蛋白质17.3%,脂肪5.1%,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微量元素,这些都是对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他可食鱼种的营养成分与鲤鱼大体相仿,有些甚至比鲤鱼还要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鱼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肌肉的化学组成与人体相似,加之其肌纤维间包含着相当高的可溶性成胶物质,新鲜鲤鱼肉中有86%的成分都是肉浆,经火加工后水分损失少,口感细软柔嫩,因此比其他肉类更有利于消化吸收。鱼肉中含有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0%以上,现代研究认为它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经常食鱼可降低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率,使人长寿。荷兰科学家的一项报告说,每天坚持食30g鱼肉,患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可能性会减少50%。鱼头比鱼肉具有更独特的作用,其中含有的卵磷质,是胆碱的主要来源。由它合成的神经递质,具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它在鱼肉中几乎是不存在的。鱼头中含有的两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改善大脑功能、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能使人变得聪明。鱼头中的钙、磷含量也高于其他肉类,有助于骨骼和大脑的发育。所以,吃鱼时千万不要将鱼头扔掉。
, 百拇医药
    祖国医学有“药食同源”的观点,认为凡可食之鱼均有不同的医疗效果。关于这一点,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经有“鱼热中”的记载。仍以鲤鱼为例,许多中医药典籍中都记有它消肿、利水、下气、通乳的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得比较全面,说:“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黄疸、脚气、喘嗽、湿热之病。作烩则性温,故能去痃结冷气之病。烧之则从火化,故能发散风寒,平肺通乳,解肠胃及肿毒之邪”。除鲤鱼肉之外,鲤鱼肠、鲤鱼胆、鲤鱼脂、鲤鱼脑、鲤鱼血、鲤鱼目、鲤鱼齿、鲤鱼皮、鲤鱼鳞等也作药用。有医案记载以鲤鱼500g,加赤小豆、茶叶、食醋适量煮熟后治疗肾炎水肿、妊娠水肿、肝腹水,一般3天~10天内均可收功。其他鱼种也分别具有各自的药用功能,很难一一尽述:如鲫鱼的活血通乳功能,鳗鱼的润肺灭菌功能,鲢鱼的温中散寒功能,鳝鱼血的治口眼歪斜的功能,墨鱼骨的疗胃肠溃疡的功能等,都是在经在典的。用现代技术生产的鱼肝油,是治疗夜盲症、干眼病、软骨病、小儿发育不良的重要药物。从鱼肉中提炼出的胰岛素,可用于对糖尿病和一些神经性疾病的治疗。用鲨鱼软骨抗癌的研究已不断有报道见诸报端,表现出可喜的苗头。
, 百拇医药
    生活中,鱼的吃法很多,红烧、清蒸、做羹、烩汤、鱼丸、鱼糕、鱼丝、鱼粥、鱼饺等,均可吃出不同的风味。还有专门以鱼的某一特定部位为食的,分别做出鲤鱼面颊、鲢鱼头、鲭鱼尾、鲍鱼肝等特色菜肴。不少人以为吃活鱼的营养最高,故往往采取杀了立即就吃的方法,其实这不尽科学。鱼体内的活性物质在生死之交有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刚死后和死后处于完全僵硬状态的鱼,肌肉中的蛋白质还没有分解产生氨基酸,肉质较硬,不利于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过了高度僵硬阶段后,鱼才开始软化,此时的鱼肉质地松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吃起来是最适宜的,也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德国人不吃活鱼还有“人道”方面的考虑,按照他们民法上有关条文的规定,把活生生的鱼杀死就吃是残忍的,与保护动物的精神有悖,因此要吃已经死去的鱼。

    王祥求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对鱼类摄入的重视,这在至今许多地区的民俗中都能找到痕迹:如在春节等重大节日和各种喜庆、祭祀活动中,鱼都是不可少的,甚至有餐桌上“无全鸡全鱼不成席”的说法。此外,吃鱼还有求吉祥、造气氛的意义,因为“鱼”与“余”谐音,“年年有余”是人们再大不过的企盼了。, http://www.100md.com( 温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