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0514965
北京2004年消费投诉热点医疗广告“吹牛皮”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3日 医业网
     《京华时报》2005年1月10日讯:昨天,北京市消协发布2004年北京消费投诉热点。其中虚假医疗广告、保健食品问题突出。

    据了解,2004年全市消协共受理投诉21732件,比去年增加了19.1%。其中对虚假宣传的投诉增长了54.8%;对消费安全的投诉增长了64.4%。

    在去年度的投诉中,医疗广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严重。一些医疗机构在广告中将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进行夸大宣传,宣称其具有多年行医经验的“专家”,对一些特殊疾病能“精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诱使消费者对其“高超”的医疗技术深信不疑。而实际上,这些所谓“专家”的资格及治疗技术水平并不高超。也有一些医疗机构在宣传中宣称“专治疑难杂症”,如心血管疾病、皮肤病、不孕不育、男科妇科、糖尿病甚至癌症等。

    还有的医疗机构利用名人、明星的社会影响做医疗广告,误导消费者。一些医疗机构看中名人的广告效应,花重金聘请明星、名人为其做广告来推销医疗服务或医疗产品,而这些明星、名人一般没有接受过所宣传的医疗服务或使用过医疗产品。消费者对此反映强烈。市消协为此专门发表倡议书,倡议名人、明星不参与虚假广告宣传。国家广电总局也曾下文叫停此类广告。

    此外,去年度对保健食品的投诉占了较大比重。一些经营者通过在社区、街道摆摊,以所谓“义诊”、“义务检查身体”为幌子,以检查的“指标不正常”为理由欺骗消费者,然后推销保健食品。一些经营者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甚至利用欺骗的手段宣传疗效、销售产品,误导消费者把保健食品当作治病的药来购买,动辄就上万元。

    在昨天公布的投诉热点中,商品房买卖、房屋装修和建材、电信行业、邮购、网络服务等也榜上有名。

    【相关报导】媒体医疗广告侵权的法律界定及整治

    紫金网2005年1月5日:

    摘要:媒体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以来,商家投放在媒体上的广告额大幅度提高;同时,媒体侵权行为也日益盛行:名誉权、肖像权等,而广告侵权却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媒体医疗广告侵权给予法律界定,并对“事前追惩”进行初步探讨。

    媒体广告在繁荣市场、引导消费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也影响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目前,媒体医疗广告侵权的频发与法律界定与处罚不明确有着紧密的关系。笔者就广告侵权中媒体责任的认定进行探讨,以期对理论界和业界有所启发。

    一、媒体医疗广告与侵权

    媒体医疗广告指的是:刊登在平面媒体或在广播电视上播出的有关医疗机构、药品效果的宣传广告,它是媒体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7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