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523769
中医药(2005.01.27)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85期
     加味蠲痹药酒配合针灸治疗肩痛

    肩痛为临床常见病,给患者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痛苦与不便。《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11期报道了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子慧、张毓平等医生临床采用加味蠲痹药酒配合针灸治疗肩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85例患者,均经X线摄片检查,其中确诊为漏肩风者63例,颈肩综合征之肩痛者22例。随机分为药酒配合针灸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针灸治疗对照组(对照组)。

    治疗组服用加味蠲痹药酒。组成为:当归、姜黄、炙黄芪、葛根各30g,羌活、川芎、淫羊藿、紫河车各20g,防风、赤芍、桂枝各15g,制乳香、制没药、升麻各10g,白酒2500g。用法:将上药粉碎,浸入装白酒的容器中,浸泡1个月后备用。服法:温饮,每次15m~20ml,每日2次。针灸:取患侧天宗、肩井、肩三针、阿是穴,用30号1.5寸针,进针深度1~1.5寸,用G6805-Ⅱ治疗仪,连续波(频率100次/分)强度以病人耐受为限,留针30分钟,并用艾条在穴周旋转灸。每日1次,治疗5天间断2天。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
, http://www.100md.com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蠲痹汤出自《百一选方》,功能祛风通络,善治痹痛偏于颈肩臂者。加味蠲痹汤既加强了原方的功能,又增加了补益气血、活血止痛的功能。诸药合用,标本兼治,配合针灸疏通局部经络,助药力导通气血,通则不痛。临床疗效证实,加味蠲痹药酒配合针灸治疗肩痛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

    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10期报道了湖北省丹江口市中医院张道敬、姚振江等医生临床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他们共收治了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拟定。
, 百拇医药
    一、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枕下三角松解术:患者俯卧,令其下颌部和床头边缘齐平,低头、下颌内收,并剃去下项线上下头发,备皮,沿下项线中内1/3交界处为进针点,垂直于骨面,刀口与后正中线平行,进针深度1.5~2.0cm,触及骨面,纵向、横向切割2~3刀,出针,压迫针孔。

    (2)寰枕筋膜松解术:患者俯卧,令其下颌部和床头边缘齐平,低头、下颌内收,并剃去寰枕关节上下头发,备皮,在枕骨大孔边缘正中选取一点作为进针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点骨面垂直。刀锋刺达骨面后小心移动刀锋,下移至枕骨大孔下缘,将刀锋调转90度,横行切寰枕筋膜2~3刀,切割时刀锋应始终不离枕骨大孔边缘。

    (3)第2颈椎棘突及棘间韧带松解术:在第2颈椎棘突上边缘取一点作为进针刀点,垂直于骨面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待刀锋刺达骨面后,调节针体与棘突间隙平行,切开棘间韧带2~3刀,注意刺入深度距离脊髓必须在3mm以上。退针至第2颈椎棘突,调节针体与人体纵轴平行,沿棘突患侧向前下切割2~3刀,出针,压迫针孔。
, http://www.100md.com
    (4)颈椎后关节囊松解术:借助清晰颈椎正位X光片,确定病变小关节为A点,经A点的水平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为B点,测量AB长度,确定病变小关节的皮肤投影点A点并加以标记,经A点注射麻药3ml至小关节,测量其深度。经A点平行后正中线快速垂直进针刀,达原深度并有韧感时即为肥厚关节囊,横行切割2刀,刺透关节囊遇到骨质,即可出针刀。

    (5)手法整复:针刀治疗结束后,患者俯卧,令其下颌部和床头边缘齐平,让助手双前臂压住患者背部,双手挽住肩部,术者在床头边缘垫上薄枕,嘱患者稍抬头,下颌部勾住薄枕处,左手托扶患者下颌部,右手置于后枕部,向头顶偏下方向压后枕部,与助手形成对颈后部位的对抗牵引。术者托住患者下颌部,使下颌部内收,不使下移,从右手下压牵引起。1~2分钟后,右手突然加大用力,弹压后枕部1~2次。每周1次,连续治疗3天后评定疗效。

    二、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日1次;口服西比灵5mg,每晚1次,睡前服用。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
, 百拇医药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在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第19卷第11期报道了河南省漯河市职业技术学院医院郭立宏、河南省漯河市协荣骨病医院郭豪等医生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他们共观察了2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治疗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28例。治疗组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加丹参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加654-2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中药腰痹康汤(独活20g,续断20g,千年健20g,蜈蚣1条,当归20g,黄芪40g,白芍20g,制川乌6g,草乌6g,山药10g,川牛膝10g,葛根20g,狗脊15g,甘草6g)内服,每日1剂,水煎,每次服150~200ml,1日2次。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采用ADA-Ⅲ型微电脑腰椎自动牵引床牵引,每日1次,每次25分钟。同时采用推拿治疗:后伸扳法:术者用肘尖按压突出节段棘突患侧0.5cm外,用力垂直向下压2分钟;斜扳手法:患者侧卧位,术者一手按住患者肩部,一手抵住臀部,把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双侧各1次。7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腰痹康汤方中以独活、千年健、续断、蜈蚣四味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药为主药;黄芪补气生血,当归、白芍补气养血,葛根解肌止痛,共为辅药;炙甘草、川乌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具有通达关节之力,狗脊、川牛膝为腰部下肢的引经药,引药下行使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合奏祛风散寒,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之功。丹参注射液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654-2能改善微循环,松弛血管平滑肌,具有解痉止痛的功效。二者合用能改善缺氧缺血状态,可使因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炎症水肿、离子失衡消失在萌芽状态,从而降低炎症反应,间接减轻神经的机械压迫。
, http://www.100md.com
    临床疗效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性强,适应范围广,疗效好,显著优于传统疗法。

    柴葛加味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寒温并用 清透同施 表里双解

    《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11期报道了湖北省荆门市石化医院刘峥嵘、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晶樱等采用柴葛加味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60例患儿,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执行。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辨证属风热型者24例,外寒里热型者6例。兼证挟痰者11例,挟滞者12例,挟惊者6例。

    对照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辨证属风热型者23例,外寒里热型者7例。兼证挟痰者11例,挟滞者12例,挟惊者5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治疗组以柴葛加味散治疗。主要药物由柴胡、葛根、黄芩、山栀、射干、桔梗、藿香、薄荷、细辛、鱼腥草等组成。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40~80mg/kg,分次服用,泰诺片10mg/kg,口服。72小时为1个疗程,如遇高热惊厥患儿,可用鲁米那80mg/kg/次,肌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中西药。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0例中,治愈21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3.33%;对照组30例中,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66.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刘峥嵘、张晶樱等医生指出,外感发热多属病毒感染所致。柴葛加味散方中,柴胡、细辛逐邪于表;黄芩、山栀、鱼腥草清泄里热;射干、桔梗、薄荷清热利咽;藿香芳香化湿醒脾。全方寒温并用,清透同施,表里双解,具有清热解表、利咽解毒之功。临床观察证实,治疗组退热作用虽起效较慢,但退热作用持续时间长,且无反弹,其显效率及平均退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柴葛加味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较好。,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