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7343
知足常乐,反对贪婪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0日 杏林在线
     来源:华夏中医网

    知足常乐也是道家精神修炼的重要内容。老子《道德经》上说:“我有三宝,持有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则先,死矣。”这集中地反映了老子提倡少私心,寡欲望,知足常乐,反对贪婪的修炼思想。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世上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灾祸了,只有知足,才能经常感到满足,身心清静,长生久视。在声色犬马,充满诱惑,你欺我诈的古代社会里,道家能尖锐地提出摒除一切私欲的干扰,知足常乐,以求长生久视的修炼思想,可见道家精神修炼的高境界。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说:“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身损虑。”意思是说,人是血肉之躯,是有情有欲的,要断绝它做不到,也不必要,但需要节制它,否则就要伤神。因此,他主张守其“十二少”,戒其“十二多”进行修炼。“十二少”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此行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戒其“十二多”是:“多思则神殆,多念则神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憔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清代梁章钜认为,凡人常常在荣辱、进退、升沉、劳苦、得失等方面考虑太多,影响自己的情志,伤身损寿。为了去掉这些私欲,做到知足常乐,他主张把自己的方寸灵府之地制成一城,并把城的东南西北这四门关闭得严严实实,一丝一毫也容不得忧喜、荣辱、进退、升沉、劳苦、生死、得失等一切引起思想波动的意念进入其中。司马承桢说:“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识事之有当,不任事之非当。任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弊于形神。”又说:“衣食虚幻,实不足营。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他的意思是说,不让得失之心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才能做到知足常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