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7198
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拮抗剂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0日 杏林在线
     胡大一 许俊堂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100020

    一、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

    血小板膜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分两类,即整合素类和非整合素类(表1)。整合素类糖蛋白受体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有其独立的基因编码,两者于巨核细胞组合成一个功能单位,参与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参与血小板聚集的糖蛋白受体只有糖蛋白Ⅱb/Ⅲa(α2bβ3),存在于血小板膜表面,在血小板激活时大量表达,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1,2]。玻连蛋白(vitronetin)受体(αVβ3)存在于内皮细胞、破骨细胞、血小板等,它参与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再狭窄的形成[2]。

    体内的血小板聚集剂有5-羟色胺(5-HT)、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血栓素(TXA2)、去甲肾上腺素等,与各自受体结合,使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暴露增加,血小板间借配体,如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von Willebrand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等联结起来,形成聚集。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粘附蛋白大多含有RGD序列(精-甘-天冬),是糖蛋白Ⅱb/Ⅲa受体特异性的识别、结合位点[1,2]。另外,在纤维蛋白原γ链的KQAGDV(赖-谷-丙氨酰胺-甘-天冬-缬)序列亦参与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其它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有血管加压素、纤溶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链激酶以及高切变率等。

    不论配体(聚集剂)是什么,最后引起血小板聚集必须经过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此受体即可有效抑制各种激活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

    二、冠状动脉内膜损伤与血小板的激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的内皮损伤和功能失调、斑块的溃疡和破裂,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产生,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内皮下胶原纤维、vWF因子等配体,血小板主要经糖蛋白受体Ⅰb和Ⅰa/Ⅱa粘附于损伤表面,促使血小板激活、变形,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表达增加,血小板聚集,释放α颗粒(含有β-TG、PF4、PDGF、多种粘附蛋白分子、t-PA、PAI、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和致密体(含5-HT、ADP、Ca2+等),激活血小板表面的一系列酶,合成TXA2,进一步引起血小板聚集。激活的血小板不但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形成血栓,还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参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血栓再闭塞的病理生理过程,参与介入治疗后的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再闭塞和血管再狭窄的发生[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6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