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5年第2期
编号:10694072
ECT诊断小肠出血2例
http://www.100md.com 1995年6月20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5年第2期
     山东省立医院内科,青岛 250021

    项目负责人:刘吉勇收稿日期:1994-08-31 接受日期:1994-09-25

    主题词 断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胃肠出血/放射摄影术

    放射性核素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radionudide,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即ECT的临床应用可对小肠出血进行持续性监测,对确定出血部位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 病例报告

    例1 男,59岁。间断性黑便4年,大多成形,1-2次/d,服三七片、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多能转为正常。近5d来加重,大便2次/d,每次约200g,稍稀,服上述药物无效。体检: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2×109/L,血小板88×109/L,大便潜血(+),凝血酶原时间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胃镜、胃肠钡餐检查未见异常,结肠镜示结肠粘膜正常,可见咖啡色液体自回盲瓣流出。ECT检查,用示踪剂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30min-2h可见回肠处放射性浓度逐渐增加,明显高于动脉显影密度,提示第I组小肠出血。后行回肠部分切除术,病理报告为回肠粘膜下层蔓状血管瘤破裂出血。

    例2 男,73岁。间歇性黑便7个月,开始为20*!d左右发作一次,为成形黑便,1次/d,量不多。近4个月来几乎每次排便均为黑色,并伴纳差、消瘦。无发热及腹痛。体检:贫血貌,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白细胞7.5×109/L,血小板118×109/L,多次查大便潜血(+)-(++),肝功能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正常。胃镜、结肠镜及胃肠钡餐透视无异常发现。ECT检查动态观察24h发现第II组小肠出血。后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现回肠壁增厚,挤压有海绵样感,肠壁毛细血管扩张,呈鲜红色。病理报告为回肠毛细血管扩张症。

    2 讨论

    内镜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胃肠道出血定位诊断的阳性率,但内镜对小肠出血很难做出定位诊断。血管造影也有其局限性,只有当注射造影剂时,恰有活动性出血,才能显示阳性结果,对间歇性出血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而ECT可对胃肠道出血进行持续性监测,对确定出血部位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原理是当血管损伤时,注入血管内的放射性核素同流出的血液一起聚集在血管外,借助于外部放射性测定,可能探测到放射性热区。近年来多采用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来确定出血部位。该方法敏感性强,明显优于血管造影,出血速率为0.04ml/min时也可辨别、定位[1](出血速率>0.5ml/min血管造影才能显示阳性)。另外,该方法对慢性间歇性出血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如例2每日只有成形黑便1次,大便潜血(+)-(++),用此方法动态观察24*!h得以确诊。

    3 参考文献1 Datz, FL, Thorne DA, Remley K,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leeding ratsnecessary for imaging

    acut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ith Tc-99m labeledred blood cells. J Nucl Med, 1986;27(6):956-960, 百拇医药(刘吉勇,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