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6年第11期
编号:1069463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动向
http://www.100md.com 1996年11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6年第11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市 100703

    柯美云,女,1945-03-10生,浙江省温州市人,汉族。1968年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内科学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胃肠电委员会委员,本刊常务编委,发表论文80篇

    项目负责人 柯美云,100703 北京东单帅府园1号,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Tel: 010-65295006

    收稿日期 1996-03-16

    

    
Subject headings dyspepsia/etiology\ dyspepsia/diagnosis \ dyspepsia/therapy
, http://www.100md.com
    

    主题词
消化不良/病因学;消化不良/诊断;消化不良/治疗

    柯美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动向.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4(11):601-6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较常见,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患者常主诉上腹不适,如隐痛、早饱、胀满、烧心、进食减少等。内镜、钡餐造影、B超和各项化验检查,除可能有轻度胃炎外,无其他异常所见。本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将这一病症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 ulcer dyspepsia, NUD),近年来,国际工作组提出用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病名更为合适,国内外对其流行病学、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消化不良的症状并不特异,可见于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前者是指消化不良的症状存在基础病变,例如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胃炎或十二指肠炎、胃癌等;后者则无明显的器质性的病因。根据临床表现,国际工作组将其分为运动障碍样型、溃疡样型和不定型,不主张分出反流样型。如遇兼有以上几个类型的表现,有的归为混合型。更合理的分类有待于对其病理生理作进一步研究。目前将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分为FD和吞气症。
, 百拇医药
    1 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因素[1]。已明确的是FD患者酸分泌并不增多,有的患者可能对酸的敏感性增强[2]。FD与动力障碍关系密切。胃十二指肠对扩张的感觉异常。心理和神经参与发病,环境因素及Hp感染和慢性胃十二指肠炎的影响较小。

    1.1 胃肠动力和感觉异常 40%-50%的FD的胃排空比健康对照组明显缓慢,表现为胃液体和固体或混合餐的排空延缓[3]。而促动力剂能改善症状,促进胃排空,进一步证明动力减慢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近年来进一步证明,胃排空正常的FD患者,餐后不同时间胃近端和远端的食物分布不同于健康组。对空腹和餐后的胃十二指肠的测压显示,运动障碍型FD患者的胃收缩波幅和频率降低;也有并不减弱,但胃窦和幽门运动不协调。最近认为,FD有两种类型的动力紊乱,一种是胃窦泵的作用减弱,另一种是胃窦肌收缩正常,但小肠营养物对胃的负反馈作用,强力抑制胃排空。我们应用体表胃电频谱分析显示,FD组胃电节律紊乱增多,给促动力剂西沙必利后,胃排空和胃电节律均改善[4]。近年研究指出,FD患者的动力异常还累及十二指肠、小肠、胆囊。应用测定胃肠顺应性和对胃十二指肠扩张的方法观察到,FD患者对扩张感觉的阈值下降,对扩张的敏感性增高。提示FD的病理生理不一。
, http://www.100md.com
    1.2 心理障碍和迷走神经低张 FD的发病与神经机制更为密切。Talley[6]的调查表明,FD患者较健康人有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在工作和家庭方面更紧张、更烦恼,而饮食习惯、饮酒、抽烟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大。采用记录呼吸引起窦性节律不齐和测定皮肤传导的方法,分别用来反映迷走和交感张力,结果发现应激时FD组迷走神经张力较健康组低,而两组的交感张力均增加。应激时两组间胃窦的收缩幅度和运动指数有明显差异。FD患者胃容受功能受损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表现酷似,提示迷走神经功能障碍是FD的病理生理基础,但如何引起迷走神经低张尚不清楚。胃肠激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尚难定论。有报道显示溃疡样型FD组胃粘膜的SST,SP浓度均高于健康组和溃疡组,而运动障碍样型FD的精神抑郁则更为突出。因而认为SST及情绪因素在FD的发病中可能表现为两个不同的亚型。

    1.3 Hp感染和慢性炎症 Hp感染在轻度慢性胃十二指肠炎的FD中的作用如何?FD组和健康组的Hp阳性率报道不一。有限的报道,Hp阳性和阴性的FD组间胃压力变化差异不明显。而FD患者在根治Hp后随访6个月的研究中,未显示比安慰剂组有更可信服的症状改善,提示Hp感染似乎对FD症状不起主要作用[5]。新近报道提出,FD的胃十二指肠感觉阈值下降,有可能加重因Hp感染引起的症状的程度。Hp在FD中的作用还需要作有更严格设计的研究。
, 百拇医药
    2 FD的诊断

    诊断FD首先需除外器质性消化不良,注意有无贫血、消瘦、吞咽困难、反复呕吐等报警症状。若无这些表现,对年龄>45岁以上者,也要警惕。对FD的诊断标准是:间断或持续上腹不适或疼痛3个月以上,又缺乏临床、生化、内镜、超声检查能解释患者的症状的结果时。也有的将病程定为1个月以上。注意有无应激等诱因。内镜和影像检查的目的是除外有无器质性消化不良的病因,胃肠动力检查是为了证实有无胃肠动力障碍以及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应除外有无糖尿病、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继发因素。此外,胃食管反流病(GERD)、肠易激综合征(ISB)以及胆道疾病与FD在临床表现上有重叠,应予以鉴别。反流样型FD与不伴反流性食管炎的GERD在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别,有报道对反流样型FD进行24h的pH监测显示,2/3患者属于GERD。由于正常人群也有反流,因而在FD组中不主张分出反流样型,避免与GERD混淆。IBS患者可以有上胃肠的症状,与FD患者的症状酷似,应将FD和ISB伴有FD症状的患者加以区别。此外,功能性胆道功能紊乱也可以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但常有一过性转氨酶、胰淀粉酶上升或胆道扩张,应予除外。
, http://www.100md.com
    3 FD的治疗

    目前FD的治疗尚无很特异的手段。对多数病例,可按临床分类治疗[6]。对症状较重或病程较长,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病例,最好能做到治疗个别化,根据有无胃肠动力、感觉及心理障碍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一般主张少食多餐和低脂肪饮食。有溃疡样型症状时,少进甜食或过酸食物。可选用抗酸剂或抑酸剂。对运动障碍样型,选用促动力剂,如西沙必利5-10mg,3次/d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也可选用多潘立酮10mg,3次/d。有明显精神或情绪抑郁者,抗抑郁剂将有帮助[7]。Hp阳性轻度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如进行以上治疗疗效不佳时,可试用抗Hp治疗。FD患者如症状持续,停药又复发,应继续用药;对反复发作者,可以间断给药。

    4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Son HJ, Rhee PL, Kim J, et al. Hypersensitivity to acid in ulcer-like Bunctional dyspepsia Gastroenterology, 1996;110(4 Suppl):A261

    2 Sreiss C, Fried M. Functional dyspepsia. Old wine in new bottles? Schweiz Med Wochenschr, 1994;124(10):391-401

    3 Haug TT, Wilhelmsen I, Ursin H, et al. What are the real problems for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Scand J

    Gastroenterol, 1995;30(2):97-100
, http://www.100md.com
    4 战淑慧,柯美云,王智凤,等.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活动及频谱分析.临床消化病杂志,1995;7(4):145-147

    5 Veldhuyzen van Zanten S, Malatjalian D, Tanton R, et al. The effect of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 on symptoms

    of non-ulcer dyspepsia(NUD):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Gastroenterology, 1995;108(4):A250

    6 Talley NJ. Review article: functional dyspepsia-should treatment be targeted on disturbed physiology? 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5;9(2):107-115

    7 Haug TT, Wilhelmsen I, Svebak S, et al. Psychotherapy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J Psychosom Res, 1994;38(7):735-74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