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696104
浅谈临床科研方法 周信达
http://www.100md.com 1999年3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年第3期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上海市 200032

    项目负责人
周信达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上海市 200032

    收稿日期 1998-07-30

    主题词 研究设计;方法;临床医学

    编辑部邀我写篇“科研方法”文章,将我们科研成功的方法介绍给读者,以达抛砖引玉目的. 作为临床外科医生,从事肝癌研究整整30a,只能结合我们肝癌研究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绩,浅谈临床科研方法的点滴体会,供读者参考.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所长、本刊顾问汤钊猷教授的领导下,30a间(1968/1997)主要做了两件半事. 一件是小肝癌研究(20世纪70年代),第二件是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20世纪80年代),第三件只做了一半,即20世纪90年代开辟的一条新战线——肝癌复发转移防治的研究. 我所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英文60余篇,专著7本,其中英文4本. 回顾过去30a研究肝癌的历程,感到以下几点甚为重要.
, 百拇医药
    1 资料积累

    资料积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包括二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积累,二是临床病例资料积累. 在开始从事肝癌研究初期,我们花了较多时间在图书馆,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查阅古今中外相关文献,做了大量文摘卡片,然后分析、归纳,找出有研究价值的东西. 经常阅读国内外最新文献很为重要. 同时,全科动员把我院过去几百例肝癌病例进行系统整理,每一病例一卡包括几十项临床资料. 以后有了电脑,我们即将所有病例资料都储存电脑微机中. 近30a来我们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000余例,在电脑中随时可查阅到有关数据. 如果没有日常临床病例资料的认真积累,而要翻阅3000多份病史进行总结,是难以完成的. 完整的临床病例资料是临床科研的宝贵财富.

    2 科研选题
, http://www.100md.com
    科研选题极为重要. 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一切为了患者”思想. 过去,中外文献一致认为,肝癌自症状出现或诊断成立至死亡约2mo~6mo. 因此肝癌被认为是“急症癌”、“不治之症”. 我们在开始搞肝癌头几年里,“患者从前门进来,又从后门出去”,天天有患者死亡.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救治肝癌患者,当务之急是“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切除”. 我们发现,在肝癌患者中,江苏启东地区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地区. 于是我们赴启东高发区调查. 当时国外出现了能诊断肝癌的甲胎蛋白(AFP),为早期诊断肝癌提供了条件. 我们在启东和上海地区成功地进行普查. 在大量普查基础上,又对有肝病背景的高危人群普查,其肝癌检出率比自然人群普查高出30倍. 我们在国内外首先把这种没有症状的肝癌称为“亚临床肝癌”,这一发现使肝癌诊断由过去“死后诊断”、“临床诊断”进入“亚临床期诊断”. 小肝癌切除后5a生存率达65%~70%,居国际领先地位. 但大肝癌仍占肝癌患者的多数,我们发现有些大肝癌经过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但短时间后又迅速发展. 病理证实肝癌虽然明显坏死缩小,但周边仍有残存活的肝癌细胞. 因此单把肝癌从“大”变“小”还不能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一定要进行“二期切除”. 果然,“二期切除”后5a生存率达65%左右,可与小肝癌切除疗效比美. 这就是我们20世纪80年代“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科研选题的由来. 无论是“早切”、“二期切除”均存在术后复发和转移问题,是提高疗效的一大障碍. 因此我们认定第三个科研题目为“肝癌复发转移防治的研究”. 但这件事比前两件事要难得多,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一难题必将攻克.
, http://www.100md.com
    3 科研设计 临床科研设计不同于动物实验设计. 后者可根据研究者意图设计各种实验方法. 而临床研究对象是人,因此常需要各种观察性研究方法,从而也容易产生各种偏奇(Bias)和误差,导致研究结果被歪曲. 一般偏奇在资料分析阶段不易消除,因此在设计和实施阶段要设法避免. 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较多,根据研究过程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和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从现在调查以前发生的情况称为回顾性研究,凡从现在随访到将来某一点下结论的研究为前瞻性研究. 在临床科研设计中,我们可用一些方法来控制各种偏奇的产生,如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使两组具有可靠的可比性,双盲法则有助于消除观察者和试验对象的心理影响造成的偏奇(如将新药疗效估计得偏高的倾向). 我们在审稿中也常看到,有些作者常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来报道新药或新疗法的治疗效果,既不设对照,又不随机分组和双盲,因此所获结论常有局限性,不太可靠., 百拇医药(浅谈临床科研方法 周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