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1年第1期
编号:10697359
肝硬变及肝癌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年第1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北京市 100700

    项目负责人
林粤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北京市 100700

    收稿日期 2000-05-25 接收日期 2000-06-02

    主题词 血小板计数;肾功能衰竭;肝硬变;肝肿瘤;巨核细胞

    林粤, 王北宁, 韩玲霞. 肝硬变及肝癌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的意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1):94-95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测试仪的不断进步,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检查已经引起重视,它的临床意义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关系已被公认. 我们测定了肝硬变及肝癌共60例患者的MPV,并与PLT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患者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0岁~84岁,均为我院98年以来住院患者. 其中肝硬变及肝癌各30例. 正常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0岁~41岁,均为体检合格的健康献血者.

    1.2 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0.5mL~1.0mL,加入EDTA-K2 80μL抗凝,充分混匀后,用瑞士麦道尼克公司CA-57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x±s),数据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患者组MPV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MPV正常为(6.8~13.5)fl,<6.8fl或>13.5fl为阳性. 患者组2例阳性,对照组全部阴性,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PLT正常为(100~300)×109·L-1,<100×109·L-1或>300×109·L-1为阳性,患者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对照组的MPV平均值为(10.12±0.91)fl,最低8.4fl,最高12.5fl,95%可信度的范围为(8.30~11.94)fl. PLT平均值为(234±49)×109L-1,最低153×109L-1最高384×109L-1. 以个人的MPV和PLT求直线相关,MPV和PLT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性相关(r=-0.4598;P<0.01). 对照组中,性别之间MPV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 肝硬变及肝癌患者随着其PLT的降低MPV有增高趋势,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血小板为多功能血细胞,具有复杂的超微结构. 在电镜下血小板有完整的细胞膜, 磷脂及蛋白质是膜的主要成分,其中糖蛋白对完成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有重要作用. 正常人血小板的大小常以其直径和容积为标准,以往根据光镜和电镜的结果证实人的血小板直径范围为2μm~4μm,容积为5.8fl~9.0fl,随着新的现代化血细胞分析仪器的应用,对于正常人群的MPV数值有了新的数据. 本文正常人的MPV高于Giles和Small的报告,与宋善俊的报告结果相似[1],除外检测方法的差异及受试对象的不同的原因之外,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MPV的测定,包括:标本采取时间、实验方法、抗凝剂的应用以及标本保存温度等.

    血小板的大小和体积一方面反映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及血小板生成情况,另一方面也显示循环中血小板的年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血小板的超微结构、酶活性及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 血小板大小与巨核细胞多倍体化程度有关,一般自8N倍体以上均能发育成熟而产生血小板,MPV越大,则巨核细胞的倍体也越大[2]. 已有实验证明,随着MPV增大,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功能明显增强[3]. 一是因为大血小板有较大的表面积和磷脂池,含有更多的参与花生四烯酸代谢的酶类;二是由骨髓代偿产生的血小板,其容积单位凝血因子的释放量也较正常血小板每单位容积释放量高. 过去有人认为大血小板为年青的血小板,但试验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于发病8h循环中就出现大血小板,这种大血小板是从巨核细胞而非脾脏释放出来的,当ITP恢复时血小板成倍上升,而MPV反而下降,故目前认为血小板群的出现是由某种因素刺激所致. 大血小板的出现是一种应急代偿作用,以适应血小板减少时的需要[4]. 大血小板可称之为应激性血小板,故可指示病情变化程度. 有文献报道,低清蛋白血症是引起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观察到在肝癌及肝硬变时,患者中绝大多数(9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清蛋白降低,MPV作为一种应激性反应指标,随着血液中清蛋白浓度的下降,导致巨核细胞释放出大血小板增多,或是由于在低清蛋白血症的状态下,结合于血小板上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导致血小板易于聚集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而使MPV升高. Eldor观察了175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当PLT<20×109L-1时,MPV>6.4fl者其出血倾向明显少于MPV<6.4fl者,说明MPV可作为衡量出血倾向及是否输注血小板的一种指标[5]. 肝脏是合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在肝脏严重受损,如肝硬变时,可以造成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同时伴有Ⅱ,Ⅶ,Ⅹ因子的减少,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活跃,随着外周血小板破坏增加,发生严重出血倾向. 这种状态又可促使体内血小板进一步被持续激活,表现为血小板在体内各种致聚物作用下发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出现体内血小板聚集倾向,但由于血小板胞质中致密颗粒空竭,反而导致随着MPV增大PLT功能下降. 正常人体中PLT与MPV表现为负性相关[6],本文测定结果亦与之相符. 但在一些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时,两者常会偏离正常方向向相反一面转化,说明体内存在一定的调节平衡点以保持生成的血小板质量的稳定. 肝硬变发生肝细胞癌是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脏损害的基础上恶变而来,其发生率在5%以上,究其危险因素主要在于HBV持续感染,HCV感染,肝细胞不典型增生,大结节型肝硬变,AFP轻度升高,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几个方面[7]. 肝脏肿瘤的发生涉及多层次和多种癌的激活,激活是有序的,首先是ras的“启动”激活,而myc的激活应是癌变过程较晚期的重要步骤. 对肝癌DNA含量的研究表明当肿瘤<3cm时,其细胞主要为二倍体,当>3cm时,DNA含量以异倍体为主[8]. Sato分析58例外科切除HCC患者肿瘤DNA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率关系,结果显示二倍体肿瘤生存期显著长于非整倍体肿瘤生存期. 有资料分析生存10a以上肝癌19例,认为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三种病理表现能影响肝癌的预后:有无肿瘤包膜,癌组织中有无纤维分割,包膜内外有无淋巴细胞浸润[9]. 近年来肿瘤分子遗传学的进展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HBVDNA可被整合为一个或几个变性的肝细胞灶中,若干年后可在某种因子参与下演变为肝细胞癌,使其患肝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10]. 肝癌患者由于肿瘤及化疗药物的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会受到抑制,但MPV仍高于正常人,提示在抑制巨核细胞造血功能的同时,对PLT及MPV的作用机制存在着不同,可能是由于调节机制的障碍造成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功能调节平衡点上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http://www.100md.com
    4 参考文献

    1 宋善俊, 魏文宁, 王爱莲, 刘仲萍. 正常血小板体积及有关参数的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 1987;26:537-540

    2 林粤, 韩玲霞, 王北宁, 何涛. 急慢性肝病时血小板平均体积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华人消化杂志, 1998;6:487

    3 黄东生, 谭汉君. 平均血小板容积与出血倾向.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4;9:240-241

    4 谢杨卿, 唐锁勤, 谭汉君, 刘风英.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容积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血液学杂志,1992;5:172-173

    5 谭汉军, 冉崇蓉, 唐锁勤, 刘风英.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平均容积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血液杂志, 1991;12:260-261
, 百拇医药
    6 林粤. 血小板参数在低清蛋白血症时的变化. 华人消化杂志, 1998;6:309

    7 肖绍树. 肝硬变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4:467-468

    8 吴孟超, 张柏和. 肝脏外科进展.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4:421-423

    9 顾公望, 周汉高. 肝癌病理与预后的关系. 华人消化杂志, 1998;6:632-633

    10 郑亮, 程荣墀. 乙肝肝硬变血清HBV DNA与肝细胞癌.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4:475, 百拇医药(林 粤 王北宁 韩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