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走进医学
编号:10753454
修养与健康(上)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7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9.27
     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进步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大众认识到人体、社会与自然界的整体性、统一性;认识到只有建立起统一、平衡的大社会环境,即全面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层次才是人类健康、进步的惟一道路。心理与生理统一,个体与社会统一。人如果不能与社会要求相统一,他必然是生活在各种对立中,显然不会有良好心理和生理状态。日常各种矛盾导致心理上的相应反应,心理上相应反应是体内相应生理变化的表现。人体、社会、自然界处于极其广泛的相互作用中,人要靠提高自身修养层次才能获得身心的平衡与健康。人的心理活动不仅通过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于人体各层次并的确引起了相应的生理变化,甚至还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引起生命系统的变化。同时,将人的心理活动信号付诸于人的各种活动在人体和社会上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来自人体和社会的反作用有时更使人能清楚地感受到。

    1.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人的社会性是多层次的,从个体到家庭、工作单位、地区、国家社会,每个人都担负着社会的多层次职责。这个事实是许多人不太注意的,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往往只关心某些层次利益,影响其他层次和社会整体利益,这些矛盾就导致身心相对无序、情绪波动和体内调节功能紊乱。个人与社会之间是构成单位与整体的关系,从个人到社会整体所有层次方面都具有必然统一性,相互影响和制约。对待健康与疾病理应从人体与社会统一性事实上探讨和处理,才是客观的。

    2.社会是自然界的有机构成。社会进步不仅是人类自身各个方面逐渐走向统一,也是人类与客观外界之间实现各个方面统一。人类只是自然世界构成中的一员,只有维护自然的利益才能获得人类自身利益和生存,这是人类的自然性。人类已经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不协调给人类自身生存与健康带来的损害有了清晰认识,这提醒人类必须站在大自然社会更高层次而不是单纯站在人类自身利益上进行运动,否则为了生存的社会运动将反过来给人类生存带来不利影响。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矛盾引起人体、社会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导致人体与社会的相对无序和疾病产生。表现在人体上是个体的疾病,发生在许多人体上的疾病却是社会的疾病。站在人体、社会与自然界统一性上对待疾病和健康,才是更客观的。

    3.人体内部的统一性。现代和现代医学的无论是基础或临床的任何学科都应清楚地知道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从细胞到各层次组织系统是统一的,细胞内部各层次也是统一的,细胞内外所有层次结构共同构成和维护着人体整体生命生存状态,同时人体整体活动是维护每个细胞组织正常生存状态。整体与内部以及内部各层次之间都是对立统一关系,这些对立统一关系不协调就体现出生理和心理紊乱。医学要站在人体内部统一性上对待健康和疾病,不能头痛治头、脚痛医脚,针对具体部位或疾病的处理难免导致整体或其他部位新的不协调发生。

    (临沂医专病理科 范 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