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0755169
中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7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9.27
     □济南市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主任医师 李汉文

    由于病毒的侵袭,慢性病毒性肝炎不但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机体自适应免疫调节系统失控的疾病之一。病毒在体内长期寄存并与肝细胞整合复制,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并呈部分耐受状态,缺乏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又由于免疫调节功能的混乱状态,使肝细胞反复受到损害,这种反复发作的结果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控免疫,恢复机体正常免疫系统是清除病毒、治愈慢性肝炎的重要方法,中医药发挥了极其独特作用。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和表现符合中医“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正虚反映了机体对病毒的易感性和免疫耐受状态,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实则包括由于病毒内侵而使脏腑功能平衡失调导致的湿热、气滞、痰浊、瘀血病理状态。治疗的主要法则为“扶正祛邪”。扶正即提高机体脏腑功能,调节免疫;祛邪即抗病毒,清湿热,化痰浊,祛瘀血。但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理表现和症状应辨证施治,辨证施治的过程就是对不同症候群而进行不同形式的免疫调节过程。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急性发病期,一部分患者出现黄疸,发热,恶心,纳呆,两胁胀痛,大便呈湿烂状,小便黄赤灼热,舌苔白厚黄腻,肝功异常,病毒复制活跃,表明体内免疫失调使肝细胞损伤,中医辨证符合湿热蕴结肝胆,治疗以疏利肝胆,清热化湿,解毒退黄为主,方药茵陈、山栀、大黄、柴胡、白术、云苓、猪苓等经研究证实有明显的抗病毒,利胆消炎,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抑制超敏反应等作用。还有部分患者则表现为右胁灼痛,心烦易怒,唇红舌绛,颈胸部及手掌可见赤痕血缕,现代医学研究与免疫混乱、循环免疫复合物积聚,肝损伤有关。中医辨证属热毒入血,治疗以清热凉血,化瘀解毒为主,方药生地、银花、赤芍、丹皮、茅根、郁金、丹参、大黄等都具有清除免疫复合物,抗病毒和修复损伤的作用。大部分患者在相对稳定状态下由于免疫低下或部分耐受,肝功虽异常但波动不大,其中部分患者以乏力,纳呆,烦躁胁痛为主,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治疗以疏肝健脾,方药为黄芪、台参、白术、柴胡、白芍、元胡等。部分病人表现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等,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治疗多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为主,如黄芪、沙参、枸杞子、女贞子、仙灵脾、柴胡、白芍等。这些健脾,养肝,滋肾的中药都具有增强免疫如提高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干扰素的生成,促进蛋白质代谢,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在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根据辨证,适当应用板兰根、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黄连、银花等中药,都有提高巨噬细胞、抗病毒等功效。而相辅相成的用药方法也起着双向调节的作用,如补气药与清热解毒药联合应用,既可提高白蛋白,又可降低球蛋白;补气药与凉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既可提高细胞免疫,又可使亢进的体液免疫趋于下降,使失调的免疫恢复正常。另外,在着重治肝的同时,根据辨证注意调理脾、胃、胆、肺、肾、气血,使之处于平衡,协调状态,这对于恢复机体正常免疫调节系统,最终清除病毒都有很大作用。(咨询电话:0531-6922027转8015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二、四上午,周五、日下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