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焦点透视
编号:10763706
山东:“蛙腿”孩子到底有多少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9日 《当代健康报》 2001.11.29
     新闻背景

    今年4月份,山东省济南市七贤镇井家沟村的50多个蛙腿孩子,引起媒体和泉城市民的关注。这些孩子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走起路来双腿像青蛙一样向外撇,俗称“蛙腿”,医学上称其为“臀肌挛缩症”。“蛙腿”孩子跑得稍快一点儿就容易跌倒,侧卧和蹲坐时双腿无法靠,臀部两侧肌肉严重萎缩,深深地陷成一个坑。

    据有关医学专家介绍,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苯甲醇是临床普遍应用的一种溶剂,此溶剂作为注射用青霉素具有防腐、镇痛、麻醉的作用,但多次频繁使用便会造成“臀肌挛缩症”,虽然城市中已不再将其作为青霉素溶酶,但在郊区农村仍有人继续使用,“蛙腿”的“元凶”就是过量频繁使用苯甲醇。

    从今年6月份至今,山东省交通医院小儿科、骨外科、整形科的医生们组成“山东省中小学生臀肌挛缩症发病情况调查组”,分赴省内各地对2.5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普查,并把全省的“蛙腿”现状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上报山东省科委。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首次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对臀肌挛缩症进行全面普查。

    “蛙腿”孩子发病率高

    救治工作任重道远

    从今年6月份至今,山东省交通医院的医生们已对全省17个市全面进行了普查,平均每个地区抽查了3处中小学校,采取样本总人数达2.5万余人。调查显示,山东“蛙腿”孩子发病之高让人触目惊心。

    “除了栖霞一个地方的发病率只有0.5‰以外,其他地区几乎每个学校都查出了10个以上的‘蛙腿’孩子,发病率均在5‰以上”,骨外科专家王炳臣说,“在临沂的一所中学,不到1000个人的学校里竟有20个中度症状以上的学生,发病率更是高达1%。作为一种疾病,地区发病率很少超过1‰,这样的发病率是很可怕的。”为了使普查在地域分布上更具科学性,调查组在每一个地市都选择了市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每一个学校来取样,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抽查时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也实行兼顾。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经济状况最好、医疗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经济贫困、医疗落后的农村发病率最低,而小城镇、县乡驻地和城乡结合部却是病症高发区。在诱发臀肌挛缩症的几种病因中,因在婴幼儿时期注射青霉素用苯甲醇作溶酶导致“蛙腿”的患者,占到95%以上。

    “这些‘蛙腿’孩子的年龄多在13岁至16岁之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等经济状况较好的地方,许多小医院、小诊所都用苯甲醇作青霉素的注射溶酶,结果导致不少孩子成了‘蛙腿’。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残疾,‘蛙腿’正在影响一代人的未来。”小儿外科专家王玮院长感慨地说。

    据了解,通过一年的探索,省交通医院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从术前查体、手术治疗到术后康复的“蛙腿”治疗方案。手术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经过他们独创的“髋康八法”训练,45天后,患者就会康复到与正常人同样的生理水平。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共实施手术240余例,经一年后复查,康复率达到100%。

    但是,尽管如此,由于山东省农村许多地方对“蛙腿”的发病情况认识不足、控制不力,“蛙腿”现象还在一些地区蔓延。“‘蛙腿’救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调查人员发出这样的感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