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58600
生命,何以不能承受如此之轻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9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5.09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其作品中着力表现和赞美的人文精神品格。但这个“硬汉子老人”仅道出了“半个真理”,余下的另一半就是:人也可以被打败,打败人的敌手不是别人,往往就是他们自己。当代著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又进一步揭示了人被自己打败,不是因为生命中所际遇的“重”,而却是不经意或不起眼的“轻”。

    家住上海万航路5号院的黄云,是个平平常常的女工。1980年初,因感觉胃部不适到医院检查,不料被确诊患的是胃癌。她没有绝望和悲伤,而是与癌症誓死抗争、顽强拼搏,终于战胜病魔,走向康复。在上海癌症患者俱乐部里,她用自己的曲折经历和动人故事,启开了一个个病友绝望闭锁的心扉,拨亮了一盏盏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她独特的经历和感人的事迹,引起了当地各大媒体的关注,于是“报刊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使她一时间就成了大上海的一方“名人”。可就在人们传颂着她的“抗癌传奇”时,一个让人震惊的噩耗突然传来——黄云服毒自杀了。

, http://www.100md.com     因为惧怕癌症而走向自绝的事并不鲜见,可一个不怕癌症且又从癌症魔掌中夺回了自己生命的人,居然不惜舍弃生命选择自绝,却是让人感到纳闷不解,甚至疑问重重的。几年前的一个夏日,我在上海癌症患者俱乐部采访,了解到黄云的一些事情。为解开疑团,我又专程来到黄云家里。在万航路5号院狭窄阴暗的楼道尽头,就是黄云一家所拥有的8平方米的居室。在这间拥挤得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屋子里,黄云的丈夫——一个本分木讷的男人,悲痛地向我介绍了黄云自杀的经过。

    我最关心的问题是,黄云何以自杀?

    “为了住房问题,就为了住房问题。”黄云的丈夫说。多年来,他们两口、母亲及女儿,三代人就一直住在这“鸽笼般的屋子”里。他们夫妻同在一个单位。近些年来,单位里陆续给职工新建了一些住房,可分来分去就是分不到他们的名下。尽管黄云三番五次找领导“理论”,可越“理论”越没有他们的份儿。黄云最后一次找领导时,谁都没想到她的兜里还揣着一瓶剧毒农药。这次,单位领导全部在厂办开会,她毫无顾忌地闯了进去。原本的厂领导办公会议由于黄云的不期而至,便演变成火药味极浓的“嘴仗”。黄云先是摆足了应该得到住房的理由;继而说自己是全上海有名的“抗癌明星”;接下来便是从兜中掏出药瓶拿给领导们看;最后当场服下剧毒农药……从事情发展的步骤上可以看出:第一步,陈述理由,是希望厂领导公平合理地给予解决住房;第二步,抬出自己在社会上的“声望”,是希望领导明白:“我已经不是一般的人”,就应该优先得到住房;第三步展示剧毒药物,大约是相通过“要挟”、“威胁”的手段,为得到住房再作最后的努力。这三个步骤,看起来就像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设若从中切断其任何一环,这条牵引着黄云走向死亡的链条都会戛然崩断,从而也就不会致使一个宝贵的生命被一步步牵引到死亡的彼岸。可事情的结局证明,当时在场的领导们,一定是没有人能及时阻断这根“致命的链条”……
, http://www.100md.com
    癌症是一种复杂的严重疾病,治疗康复要消耗可观的财力。黄云的丈夫承认:没有单位在资金上的全力支持,就不可能有黄云的治疗与康复。在这方面,他们甚至还感激过厂领导的“救命之恩”……由感激演变到怨恨,由怨恨又进一步演化成“以死抗争”,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悲剧心理学认为,性格即是命运。与黄云比较熟悉的人中,不少人认为她是个很要强的人。“她总喜欢别人说好,尤其在出了名之后,有一种‘了不起啦’的感觉……至此,导致黄云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性格因素,是不是已现出端倪?生命与住房相比,当然是生命为“重”,住房为“轻”。在生命遭受重重灾难之时,黄云倒是轻得起这个“重的”的考验;相反在得不到住房这个“轻”的问题面前,却是不摧自垮,不毁自灭。

    这场悲剧的发生,与悲剧主角黄云女士“缺乏平常之心”,是不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