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儿童保健 > 保健信息
编号:10743545
口中长白膜 咋治效果好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16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5.16
     □儿科门诊

    口中长白膜

    咋治效果好

    □主任中医师 崔文成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亦称口腔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其特征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点状或片状物。感染途径多由乳具、食具消毒不严或乳母乳头污染,新生儿可经产妇产道感染。新生儿及婴儿多为急性发病,年长儿多呈慢性发病。常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

    鹅口疮初起时多见于舌面或颊黏膜,逐渐蔓延至牙龈、上腭等部位,多累及口腔全部(唇、舌、龈、颊)黏膜,并可融合大片白膜,形状好似乳凝块,但不易拭去,若强行拭去则可见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及出血,不久白膜又复生。为了明确诊断,可取白膜少许置于玻片镜检,可检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患处不痛,不流口水,一般不影响吃奶及进食,无全身症状。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时,病变偶可累及咽喉、肠道、气管、肺等部位,出现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可侵入血液形成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鹅口疮有多种方法,一般采用下列口腔局部疗法之一即可:锡类散或冰棚散涂患处;黄连末蜜调搽口腔;制霉菌素溶液(10万~20万U/ml)涂口腔。病变严重者可口服制霉菌素,同时辨证选用中医药疗法:白膜遍布口腔,唇红口臭,大便干,小便少,烦躁不宁,多属心脾积热,常用清热泻脾散加减;白膜散在,神疲纳少,大便稀溏,小便量多,多为脾虚湿盛,常用参苓白术散和平胃散加减;白膜较少,虚烦不寐,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多属虚火上炎,常用知柏地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预防鹅口疮应保持口腔清洁,乳具食具要消毒,乳母喂奶前要清洗乳头,有腹泻、厌食等病症时要积极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激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