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0756065
对药品命名的商榷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22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8.22
     药品的名称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不仅使患者购药方便,治病明确,用着放心,厂家也增加效益。古代对药品的命名均别具匠心,看药名即能知道药品的主要成分、主治、功效,如“黄连上清丸”,一看就知道用黄连组成的方药专治上焦实火;“银翘解毒丸”用银花、连翘为君治外感热病而在卫分者;再如“香砂养胃丸”、“柏子养心丸”、“止嗽青果丸”、“人参归脾丸”等均是药名正确,治病中的,疗效可靠。

    自改革开放以来,药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出现,不少药品的名称很明确,使人用着放心。如“莱阳梨止咳糖浆”把产地、药品成分、主治、功效均明确列出来,“减肥茶”、“颈复康”、“忘不了”、“速效救心丸”、“脚癣一次净”等,从名称上看你就知道是治什么病的。但有的药名很不规范,令人难以接受,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外名别扭。药品用音译的名称,难读、难记、难懂,如“邦迪”、“库克”、“泰诺”、“凯西莱”等,需了解很长时间,使患者仍不敢用。

    2.幼稚太俗。有的药名“挺好”“好身材”“好孩子”“好医生”等名称太俗,如“呀!呀!”初学语言的娃娃,缺乏应有的气息。

    3.药病互混。有的药品把病名叫作药名,使病药不分,如“痢疾”、“肠炎”、“流感”等均是病名,加一“丸”字就成了药名,在语法上也讲不通。应在病名下面加一“痊”、“康”、“复”、“停”等字,药名即完善了。

    4.莫名其妙。有的药名稀奇,如“大印象”、“当年无瑕”、“旗人”等,叫人不知是什么产品,与药品名称无缘。

    5.虚张吓人。有的药名冠上“神丹”、“黑鬼油”、“虎啸”、“东北虎”等虚张吓人,谁还敢用。

    6.牵强附会。有的药品名称很像戏剧电影,“四世同堂”、“鱼美人”等,与药品几乎沾不上边。

    7.张冠李戴。有的厂家称“仲景六味地黄丸”,并在药店、公共汽车上制作广告牌大肆宣传,殊不知“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医家钱乙所创,见《小儿药证直诀》,怎么变成了距他近900年前的汉代张仲景的名方,没学过祖国医药史吗?如此大错实在令人可叹!

    (杜令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