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和解剂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
编号:10761775
小柴胡汤止痛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22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8.22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临床应用范围较广,治疗多种痛证取得较好疗效,现整理如下:

    1.治疗头痛 头为“清阳之腑”,三阳经之总汇。若邪郁少阳,枢机不利,或胆火循经上扰,则头痛。其痛多胀而偏于一侧,或兼寒热,口苦,脉弦细,用本方加胆草、菊花、白芷、川芎、藁本、蔓荆子,以清泄透达。目弦头晕,胀痛,脉弦大有力者,加地龙、钩藤、夏枯草、全蝎、蜈蚣以平肝熄风潜阳。若肝火偏盛所致头痛甚剧,口苦面红,便秘,苔黄,脉弦数,加龙胆草、栀子、黄芩、丹皮。有痰湿之象,头沉、口苦、胸闷、舌苔白微厚,加郁金、菖蒲、胆南星。如有外伤病史并刺痛者,舌质紫暗,可加化瘀痛络之药,桃仁、红花、赤芍等。

    2.治疗咽喉痛 咽喉系经脉循行交会之处,手足少阳经皆循行于此,故《伤寒论》把“咽干”作为少阳病提纲的三大主证之一。少阳胆火上炎,咽喉首当其冲,而红肿疼痛,发热,口苦口干,胸闷欲呕,并见苔薄白,脉弦。本方去生姜,加银花、连翘、桔梗、薄荷、射干、天花粉、知母,以清热养阴利咽。
, 百拇医药
    3.治疗三叉神经痛 其痛多呈阵发性灼烧样,偏向一侧,面部剧痛难忍,每遇恼怒此病发作,痛时面红目赤,触及热感,口苦咽干,兼有头痛,舌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胆郁滞,日久化热,循经上攻于头面部所致,宜和解少阳、清肝胆之热,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重用黄芩、加胆草、栀子、地龙、川芎、细辛、全蝎、蜈蚣,以清热平肝,祛风止痛;若兼耳鸣、耳聋、大便干,可加大黄以通腑泄热。

    4.治疗胁痛 胁者,均是足少阳胆经所络之处,若“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痛不得息”。发病初期,其疼痛呈游走不定,寒热、咳嗽、食欲差,故用小柴胡汤加杏仁、川贝、生麦芽、白芍、川楝子,以疏肝和胃,通络止痛,佐以止咳。若病程日久,痛处固定不移,胁肋下触及包块,舌质紫有瘀斑,均可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郁金、川芎,行气化瘀散结。兼阴虚证象者,加沙参、麦冬、石斛以滋阴润肺。

    5.治疗胃脘痛 热郁少阳之腑,化火犯胃,胆胃热实,气机不利,脾胃运化受阻,停滞胃中化火,故痛则嘈杂痞满,咽干,甚至吐酸,热灼感,心烦躁,舌质淡,苔薄黄,脉弦数,宜小柴胡汤合佐金丸,辛开苦降,泻火止痛,可加川楝子、元胡、麦芽、陈皮,疏肝理气止痛。加栀子、丹皮清肝泄热。
, 百拇医药
    6.治疗腹痛 腹又为足少阳之脉所循之处,若邪客少阳之络,则枢机不利,气血阻滞,可导致腹痛,可加缓急止痛的白芍、川芎、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如日久由气滞而导致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白芍、元胡散瘀止痛。

    7.治疗淋痛 三焦决渎失司,水道不利,湿热蕴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故小腹胀痛,若见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心烦欲呕,食欲差,治宜和解少阳,清热通淋,小柴胡汤加木通、滑石、瞿麦,使湿热化而水道通,其痛自愈。

    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味所治之痛证属实,属热者多,不论在任何疾病中,如果出现小柴胡汤一证,均可用之。主证:口苦咽干,心烦喜呕、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为辨证之纲。病机是少阳之证,均可用小柴胡汤“和”之。方中柴胡、黄芩合用,即能升散透达,又能疏利清泄。半夏、生姜合用则能升能降,调理枢机。党参、大枣益气,防止伤正。诸药合奏和解之效。 (李士俊 李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