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3915
中药敷肚脐妙治小儿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6日 《现代护理报》 2002.10.16
     1.治小儿自汗或盗汗。患儿表现无故出汗或睡中汗出,前者称“自汗”,后者称“盗汗”,多发生在2~6岁体质虚弱的儿童。治疗:用五倍子研末,每次1~3克,于睡前填入脐窝中,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封严,24小时后除去。一般一次即可见效。

    2.治小儿夜啼。患儿表现为夜定时啼哭不止,而白天安静如常,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小儿。治疗:黑丑(牵牛花的黑子)7粒研面,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于睡前敷肚脐部,胶布固定,大多当晚就能止哭。

    3.治婴幼儿腹泻。取吴茱萸2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肉桂3克、苍术3克,研成细面,以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封严,每2日换药1次,一般当天即可见效。

    4.治小儿习惯性便秘。用大黄100克、枳实100克、厚朴50克、芒硝50克,研成细末备用。用法:1~3岁每次10克,4~5岁每次15克,6~10岁每次20克,以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伤湿止痛膏固定,隔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可见效。

    5.治小儿尿床。鲜葱根7个,洗净,硫磺9克,共捣为泥状,睡前先用酒精棉球将肚脐擦净,然后敷药泥,覆盖纱布固定,于次晨取下,每晚1次。一般2~4天可见效。

    6.治小儿流涎症。益智仁9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研成细末。取适量药末,以米醋调成糊状,填平肚脐,用伤湿止痛膏固定,间断热敷脐部,24小时更换1次。一般3~5天可见效。

    7.治婴儿溢奶。丁香6克,法半夏6克,焙干研末,以鲜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肚脐上,覆盖纱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

    8.治鹅口疮。患儿表现为口腔粘膜有凝乳状白块,不易擦掉。治疗:用细辛3克研面,置于肚脐内(以填平脐窝为度),覆盖胶布固定,2日后去掉。一般治疗1次即愈。

    9.治小儿厌食症。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炒山楂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将以上各药共同研成细末,加淀粉1~3克,用白开水调为糊状,于睡前敷于脐部,绷带固定,次晨去掉,用药1~6次,可见效果。

    中药敷脐,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清代外治法名医吴师机在所著《理瀹骈文》中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学认为,肚脐中央是任脉的神阙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肚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神阙穴可称得上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它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中药敷脐,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的渗透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刺激神阙穴,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来调节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河北宋禄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