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参考
编号:10761930
人与自然——“生物入侵”的阴影下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7日 《当代健康报》 2002.11.07
     前些时有幸去了一趟向往已久的新安江。盛夏的高温天气里,江水奇清也奇寒。人大汗淋漓,却不能下水,也不敢久浸手足,羡煞水里的鱼。当地的朋友则安慰说,江里的鱼也不多,非关水清与水寒,而是因为水里养了红鳟鱼这种对生存环境要求甚高也很霸道的家伙。次日,乘船去七里泷,放眼望去,一片平静温润的水面上,偶尔会有三三两两的水葫芦自在浮游,看上去很美。当地的朋友又说,要不是前两天刚组织打捞过,这片水面简直就是水葫芦的天下了。

    在报上看到的一条消息则说,汉江发现一条“外来鱼”,专家估计是被人弃养而随意放入河中的,并警告说,如若任这种有“清道夫”之称的美洲来鱼繁衍,“土著鱼”们很可能会“种族灭绝”。

    后来才知道,在中国被视为餐桌上常见鱼之一的黑鱼,一旦被好吃者运到美国又放之水中,也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泛滥繁殖,所向无敌,所以被叫成了“杀人鱼”———鱼中的杀手。澳大利亚本无兔子,有好事者带之入境,没想到百年后可爱的小白兔成了让当地人最头疼的物种之一。至于某些农林外来虫害的凶险例子,以及由此造成的令人瞠目的经济损失就更多了。

    从那时起至今,眼前总挥不去生物界厮杀围剿、残酷却无声的战争景象,脑中一直回旋着生物学家们所用的那个十分形象的专业词语:生物入侵。

    也由是想到了相关的另一个词:适者生存。

    有百余年了吧,从十九世纪至今,我们或多或少地受了达尔文的影响,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言外之意,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无可怜惜。但那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生物链条中。

    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已经或正在丧失着这样封闭的环境,这样一条自足自闭的生存链,无论是生物圈、经济界或者文化业。敞开大门引进新的品种、新的族群、新的流行,都同时意味着某些外来的强大无敌族群落地生根、蔓生无忌的凶险——报上关于各国如何加强海关检疫的消息越来越多,也从反面说明这类凶险的增加。

    我们还应当相信“适者生存”吗?有那么多“生物入侵”的惨痛故事。

    其实,越要拆除与人隔绝的壁垒,就越是需要保护好弱小的个体。保护,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语。不是护短,而是保护好每一家园的独特性,生物的,经济的,文化的,个人的。如此,一个民族才可以自豪于天下。

    (姜泓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