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44046
探究高血压——刘国仗教授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0日 《中国医药报》2003.02.1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了解,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抽样普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9500颉>?996年的调查,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的势头仍在持续。据目前估计,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达1.2亿人。虽有如此高的患病率,但人们对高血压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却是很低的,1991年的普查显示,高血压知晓率城市为36.3%,农村为13.7;治疗率城市为17.4%,农村为5.4%,总的控制率仅为2.9%。近年来,随着各种医疗知识的普及,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一些人对高血压的了解有所增多,但大部分人的认识仍停留在“高血压就是血压升高了”这个水平,对高血压具体的预防、治疗及其带来的危害,了解并不全面。预防知识的欠缺,使得总体患病率居高不下;治疗知识的欠缺及对其危害认识不足,导致高血压不能被很好控制,许多患者过早地出现了心脑肾损害而致残或致死。o|@q&, 百拇医药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刘国仗教授,请他谈了一些高血压的防治问题。o|@q&, 百拇医药

    记者: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o|@q&, 百拇医药

    刘教授:国际上已经研究确定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中度以上饮酒;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证明这三大因素和高血压的发病有很大的关系。o|@q&, 百拇医药

    首先说肥胖。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对于中国人来说,体重指数大于27即为肥胖。一项研究表明,体重指数每增加1,5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9%。在我国,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胖子越来越多,这正是高血压病发病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o|@q&, 百拇医药

    其次是膳食高盐。研究表明,钠的摄入量与血压的升高有很大关系。据调查,我国北方地区每人每天平均吃盐量为12~18克,南方地区为7~8克,这正是北方高血压病发病率高于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我国人群钾、钙、动物蛋白的摄入不足,也加重了钠对血压的不良影响。o|@q&, 百拇医药

    再次是饮酒。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表明,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可增高40%。如以每周至少饮酒1次为持续饮酒,则我国中年男性的持续饮酒率为30%~66%,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o|@q&, 百拇医药

    另外,精神压力吸烟遗传、地域等也是发生高血压的因素。

    记者:怎样确定一个人是否患了高血压?j3z0, http://www.100md.com

    刘教授: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主要手段。1999年WHO/ISH有关国际高血压处理指南指出,凡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如果收缩压(高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90毫米汞柱,两者同时存在,蛑痪咂湟唬已?br>升高呈现持续性,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但由于血压的特点是有明显波动性的,所以需要于非同日多次反复测量,才能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这一点要注意,不能凭偶尔一次的血压升高来乱戴高血压帽子。j3z0, http://www.100md.com

    记者:高血压有哪些表现?j3z0, http://www.100md.com

    刘教授:高血压可以有头痛头晕疲乏等表现,但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往往被忽视。有一部分患者根本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出现了脑中风等严重病变时,才发现高血压。所以,每年的健康体检非常重要,这样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现血压的异常。j3z0, http://www.100md.com

    记者:高血压有什么危害?j3z0, http://www.100md.com

    刘教授:高血压的危害非常大,这一点一定要了解和重视。它不仅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更重要的是,它会引起人体重要脏器的病变。j3z0, http://www.100md.com

    首先,高血压是发生脑卒中(脑中风)的最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在其他危险因素不存在的情况下,收缩压每升高10个毫米汞柱,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会增高49%;舒张压每增加5个毫米汞柱,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就增高46%。j3z0, http://www.100md.com

    其次,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不论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收缩期的或舒张期的,在任何年龄、任何性别,都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还表明,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现连续的、逐步升高的、密切的关联。一项对首钢男工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收缩压在120~139毫米汞柱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比小于120毫米汞柱者增高40%;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比小于120毫米汞柱者增高1.3倍。j3z0, http://www.100md.com

    再次,高血压增加了患心力衰竭肾脏病的危险。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比没有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鲈嗍歉哐顾鸷Φ闹匾澳勘辍敝?br>一,有研究表明,舒张压每降低5个毫米汞柱,可能使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性降低1/4。j3z0, http://www.100md.com

    鉴于高血压的危害性,有效地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记者:那应该怎样控制血压呢?ue, http://www.100md.com

    刘教授:发现高血压后,应先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评估,比如看有没有糖尿病高血脂、家族史等并存因素,判断病人属于低危、中危、高危或很高危情况。高危及很高危病人,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中危病人,先对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观察3~6个月,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低危病人观察6~12个月,然后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多种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这样可增强疗效,降低每一种药的毒副作用。具体用什么药,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病人切不可擅自做主。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ue, http://www.100md.com

    另外一种治疗方法是非药物治疗,就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它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所有病人,包括正在用药物治疗的病人,都应该重视这种方法。ue, http://www.100md.com

    第一是减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一方面要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做健美操等。ue, http://www.100md.com

    第二是合理膳食。减少食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盐不超过6克。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腌制品,因此限盐就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并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比如少吃含脂肪高的猪肉,多吃禽肉及鱼肉。注意补充钾和钙,多吃绿叶蔬菜鲜奶豆制品等。饮酒不光是会引发高血压,它还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所愿哐够颊咭欢ㄒ渚啤?br> 第三是增加体育活动。我们提倡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但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的时间,所以最好请医生开出一个运动处方。ue, http://www.100md.com

    第四是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一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精神状态,人们常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如酗酒、吸烟等,更增加了患病的危险性。而且,这种状态也降低或对抗了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家属、朋友、同事要多给予关心和理解,以减轻他们的各种精神压力。ue, http://www.100md.com

    最后一点是要戒烟ue, http://www.100md.com

    记者:血压控制到什么程度比较理想?ue, http://www.100md.com

    刘教授: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恢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同时有糖尿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蛋白尿者,应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但应避免使血压过急下降,同时注意观察在血压下降时肾功能的变化;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即高压高、低压不高者,应将高压降至140毫米汞柱以下。ue, http://www.100md.com

    记者:为什么有的人血压老控制不好?ue, http://www.100md.com

    刘教授:有的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有的患者并不是血压控制不好,在家时血压挺好,可是一到医院看到医生血压就会升高,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白大衣高血压”,所以患者平时自测血压也相当重要;有的人有合并症,比如有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影响到血压控制;有的是治疗方案不恰当,比如药物搭配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适等;有的高血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所以单纯抗高血压疗效不好,一般情况下,在确诊高血压时,就应该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没有控制好同存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没有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如没有戒烟、戒酒减肥等。ue, http://www.100md.com

    刘教授还提出,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同时,应大力开展预防工作,因地制宜地进行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而这需要医院、社区、媒体等各方的协同工作。(杨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