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2784
别让中药改了姓[洋]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日 《民族医药报》讯
     别让中药改了姓[洋]

    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日本、韩国产品占据了90%的份额,而他们使用的原料主要来自中国;在国内中药市场上,“洋中药”的进口已经超过6亿美元,与我国中药制剂年出口刚刚跨过1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面对我国中药产业在两个市场上遇到的夹击,来自药界的江西代表陈年代发出呼吁:千万别让中药市场改了姓“洋”!

    中药产业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然而目前我国中药出口贸易额仅占国际天然药贸易总额的3%到5%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中药材原料的出口。

    “但我们切不可因此就妄自菲薄。”作为国内第四大中药企业、江西汇仁集团董事长的陈年代代表说,日本、韩国的中药生产目前主要还是用一千多年前东汉名医张仲景的药方,而近些年国内中药企业在中药配方、中药材的开发利用上不断创新。我国12万多种中药资源、35大类5000多种中成药中,很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应该有自己的创新优势。

    电影《刮痧》表现了中西方对待传统中药的观念差异。陈年代认为,要解决中药不为国际承认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快中药产业的标准化进程,设立中药生产标准,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探索出一套适合中药生产特点、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生产工艺。陈年代建议,要从源头的中药材种植,到中间环节的饮片生产,再到最后制成中成药,实施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中药材种植要从传统的按农业办法种植向现代化中药材基地管理转变,后继生产则要按现代医药工业的优质化生产标准来规范组织,而目前国内中药企业采用全流程自动控制生产工艺的不足5%。

    不久前,陈年代去日本参观了一家非处方药中药生产企业。他发现这家企业和自己的企业在研发技术、工艺设备方面并无多大的差距,两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也相当,但日本这家企业却占据了相当的国际市场。陈年代分析说,我们的差距就在国际化经营上人才匮乏,这是中药走向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障碍。国内中药企业有一批能让企业研发技术达到国际水准的人才,但稀缺的是能让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高级营销人才。, http://www.100md.com(文/刘菁 朱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