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43164
龙胆泻肝丸“错”在哪里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7日 《中国医药报》2003.04.07
     近日,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中成药龙胆泻肝丸中所含的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的问题,使许多人对龙胆泻肝丸产生了畏惧心理,该用的时候也不敢用。#1\%'7, 百拇医药

    龙胆泻肝丸是一种常用的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作用的中成药,在我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应用历史了。为什么有着这么长应用历史的药物,在近几年才出现“肾毒性”这种不良反应呢?在4月2日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药协会等单位举办的“中药安全用药与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与会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7, 百拇医药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贾谦说,“马兜铃酸事件”最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比利时一家减肥中心使用苗条丸,数十名减肥者出现了肾脏损害,他们认为是苗条丸中的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所致。其后,一些国家相继规定含有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禁止上市。贾谦研究员认为,这些损害肾脏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没有在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所致。中医用药,“中病即止”,并且药量要随症状变化而加减,从无久用一种药之理。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的龙胆泻肝丸所致的肾毒性病例,尚未有1例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情况下出现的。在过量使用或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情况下出现肾毒性,实在不是龙胆泻肝丸的错。#1\%'7, 百拇医药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前所长陆广莘教授说,近来龙胆泻肝丸的所谓毒性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似乎龙胆泻肝丸和关木通就不能再用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药之害在医不在药”,龙胆泻肝丸事件的本质是一些人不懂中医辨证,乱用中药造成的。中医辨证是区分毒和药的科学根据,按中医理论使用则中药为良药,不按中医理论使用,中药则很可能成为“毒”药。#1\%'7, 百拇医药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岳凤先研究员说,中医药学认为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即热药有热毒,寒药有寒毒。药物的偏性,正是其起治疗作用的依据,即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不平衡。《医法圆通》言:“病之当服,附子、大啤⑴允侵帘Γ徊≈坏狈巍④巍⒙谷住㈣坭浇允桥!币簿褪撬担?br>在偏性和治疗性一致的情况下,注意用量、用法,即使是有毒的中药对人体也不会有损害。否则,连人参这样的补品,都有可能成为“毒药”。龙胆泻肝丸的使用也是一样。再次,中药组方中含有君臣佐使的关系,可降低方中具体单味药的毒性。故把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作为宣判龙胆泻肝丸为“毒药”的依据,则显得有些牵强。#1\%'7, 百拇医药

    北京中医医院的周鹰副主任医师认为,有人一度说中药是天然药物,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因此可以任意选用,长期服用;今天有些人又因关木通等药可以损伤人体肾脏的一些报道,在谈到龙胆泻肝丸等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时而色变。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人们对中药应用的误解。一切中药对人体都有毒副作用,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避免中药毒副作用主要有两个途径:辨证论治和采用以君臣佐使配伍的复方制剂。龙胆泻肝丸之所以出现了肾毒性,非龙胆泻肝丸之过,而是长期乱用它减肥、泻火、排毒的人的过错。#1\%'7, 百拇医药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本国介绍,龙胆泻肝丸方剂的创制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曾说“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宜久服”,“非实火上升,不可轻用”。古人已经十分清楚地告诉了我们龙胆泻肝丸的用法和适应证,而我们不考虑这些,就去滥用,导致中毒是完全有可能的。中药有毒,这并不奇怪。一听到中药有毒就大惊小怪,是对中药不太了解之故。对于中药的毒性,中医首先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增进认识,然后想方设法把握好各个环节,减量控毒,配伍减毒。“病来病当”、“停药即安”等思想,都反映了中医用药的智慧。近日来,一些媒体对龙胆泻肝丸的质疑,使得有的人急着为龙ㄐ焊瓮枵姨嫔恚?br>实这是没有必要的。西药中青霉素过敏洋地黄超量会致命;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严重后果;治疗肝病的药会造成肝脏的损害等等,医学界却并没有将这些药抛弃、封杀,也没有不负责任地指责,而是对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做好预防,我们对中药为什么就不能采取这种态度呢?#1\%'7, 百拇医药

    与会专家还一至认为,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有“药”有“医”、“废中医存中药”的理论是不对的。如果用西医的理论使用中药,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可能还会带来毒副作用,龙胆泻肝丸的不合理应用就是一个例子。(杨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