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41775
以药养医弊端显露 患者购药拥向药店——非典推动医药分业提速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7日 《中国医药报》2003.06.17
     非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种悄无声息却意义重大的变化是:大量患者改变了消费习惯,不再到医院看病开药,而是到药店买药。!]|#.5, 百拇医药

    一方面非典期间医院门诊量下降7成,一些中小医院至今仍是门可罗雀;另一方面,大小药店销售惊人膨胀——广州市所有药店的销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30%。药店在争抢医院的“生意”。!]|#.5, 百拇医药

    对此,业内人士敏感地意识到,医药不分导致药品销量医院占大头的行业格局将在“后非典”时期悄然改变,用行政手段久攻不下的医药分家会因此获得突破。其结果将使药价虚高得到根治,患者获益;医药企业可获得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促使医院从以药养医转向提高医疗水平与服务。!]|#.5, 百拇医药

    医院:用药锐减连累药厂!]|#.5, 百拇医药

    广州市某市属医院药房部透露,非典严重影响了该院的住院率和门诊率,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下降高达7成,导致该院的用药量也下降了60%~70%,而且至今难以恢复!!]|#.5, 百拇医药

    而笔者从各方了解到,这种因非典影响医院“售药”的情况在广州市的大小医院都大同小异。!]|#.5, 百拇医药

    据葛兰素-史克早前的调查,疫情不算严重的上海市住院病人下降高达50%~60%,门诊量下降30%~40%,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非典期间全国各大城市医院接诊人数平均下降在60%以上。!]|#.5, 百拇医药

    由于目前医院仍是我国药品零售最重要的终端,份额高达70%~80%以上,所以,医院患者人数的骤减令药品消耗总量跟着陷入低谷。!]|#.5, 百拇医药

    “太太药业”主管处方药营销的副总经理张锡生称,外界盛传的“药厂因非典而得福”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市场上除抗病毒、提高免疫力以及与非典治疗有关的抗生素供不应求外,其他生产心血管病、普药抗生素等一大批药品生产厂家生意难做,只能“看财变成水”而束手无策。许多药厂以前异常忙碌的处方药销售人员在非典期间变得无事可干。!]|#.5, 百拇医药

    药店:抓住时机吸引顾客!]|#.5, 百拇医药

    医院一片萧条,但药价却“静如处子”;相反,药店生意火爆,降价却如火如荼。日前以“平价超市”面目杀入广州、号称全国最大的特别大药房一天销售额就突破30万元,一些连锁药店如健民、本草、国大药房等非典期间的销售额增长同比都在20%以上,有的高达30%~40%。

    一些药店的消费者在接受随访时表示,非典正在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他们觉得,患小病“到便宜又方便”的药店购药不失为一种“省时省钱”的好办法。f-dr, 百拇医药

    一些患老年性疾病须长期服药的消费者也表示,因其平常购药大大超过医保限制,价格成了他们考虑的“第一要素”,因而更喜“帮衬平价药店”。f-dr, 百拇医药

    事实上,自1997年以来,国家对药品价格一降再降,但这几年间,患者很少感受到药价的下降。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医院的“药品招标”初衷是将药品虚高部分降下来,但事实上“由于操作手法不透明、管理不规范”,“招标”对医院而言只是“从一个灰箱到另一个灰箱”,广州市一个普通感冒患者在医院就诊一次医药费在200元以上是平常的事,习傩詹⒚幌硎艿浇导鄣氖祷荨?br> 一些药品流通企业及时抓住非典期间医院患者大量流失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开始旗帜鲜明地以低价抢医院的“生意”——5月份,广州市一下增加了两家“平价大药房”,据说以后将有更多的“平价药店”开张,其中号称“全国最大的医药平价超市”的特别大药房甚至在卖场配备了穿白大褂的“职业医生”,与驻店药师一起指导消费者购药。这种“擦边球”做法果然受到市民的欢迎。f-dr, 百拇医药

    药店的“火爆”和医院的“冷清”也迫使一些药厂做出选择。以处方药生产为主的白云山制药总厂敏感地意识到非典带来的变化,特别大药房开张时,其广东地区的销售负责人称,白云山未来也将用“两条腿走路”,让药店与医院促销“比翼齐飞”。f-dr, 百拇医药

    企业:企盼市场透明规范f-dr, 百拇医药

    医院在非典期间用药的大幅下降产生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与医院拴在同一条“经济链”上的医药工商企业业务也跟着大幅滑波,正常的经营和发展遭受严重冲击。“太太药业”张锡生认为,非典事件后,将对原来的医疗体制有非常大的触动,医疗单位是企业还是福利单位应尽快予以明确。f-dr, 百拇医药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医院“不务正业”在药品销售份额上的高占有率、医生利用手中的“处方权”垄断药品经营、以及医院在体制上享有的特权等弊端在非典事件中可谓暴露无遗,多年来久推不动的“医药分家”再次凸现其必要性。f-dr, 百拇医药

    一家著名医药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说,一方面医院从药房到医生“层层回扣”将药价抬高,另一方面零售市场却因“蛋糕有限”狂掀腥风血雨杀价大战,同种药品在医院药店价格悬殊;再加上国内药品99%以上皆为仿制药,同质化严重令药品生产行业竞争空前激烈,成本较高的品牌药厂不得不与成本低的杂牌小药厂“火拼”,鱼龙混战拉低了整个医药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这位负责人称,事实上,药企特别是大药企也亟待医药能早日分家,他们对“透明、规范”的市场经济呼声一点不弱于平头百姓。qv0-(, 百拇医药

    但有市场人士对此持悲观看法。他们认为医院不会情愿将药品零售从医院剥离出去。随着人们因非典改变消费习惯(如小病到药店买药),药厂对药店销售终端的重视,药店积极的“平价策略”等等,药店从医院“抢食”更大的药品销售“蛋糕”势成必然,市场开始在作出自己的选择。qv0-(, 百拇医药

    趋势:医药分家不可逆转qv0-(, 百拇医药

    据了解,早在今年3~4月的非典高峰期,中国社科院就关注到长沙的平价药房对当地医药行业格局造成的冲击:长沙药品分销业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从医院抢来“半壁江山”,药品销量现在已与医院“五五分账”,从而率先在全国打破了医院垄断药品销售的局面。有学者断定,如果照此发展,全国的“医药分家”将提前3~5年实现。“医药分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根据我国入世达成的协议,我国将正式开放医疗服务业。与国内医院至今仍在依赖药品销售谋利不同,“洋”医院采用的是企业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收取服务费用。随着药价通过“平价超市”的形式逐年跳水,如果国内医院在丧失药品“肥利”后又没有在“正途”(医疗服务水平)上练好内功,在与“洋”医院短兵相接时势必落于劣势。qv0-(, 百拇医药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未来竞争转向“国际化”,国内有实力的医疗单位应早日“清醒”过来,抓住中国在非典后对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加快“医药分家”步伐,早日走出“躺在药品利润上行医”的怪圈,加快改革步伐,力争做大做强,及早打造迎战外资的实力资本。“医药分家”还原的是医、药各自行业的“本来面目”,老百姓得到的真正实惠也是不言而喻。唯此,医疗服务业才能真正打破卖方市场,改变“老爷”作风,“药价虚高”才可能得到真正遏止。qv0-(, 百拇医药

    当然,医药分家后,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不用再削尖脑袋“行贿”医务人员以求将药品打入医院,药品流通企业也可以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展开市场角逐,从而最终令医、药、商三方从“医药不分”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各自按照应有的市场经济发展轨迹谋求自身的强大。(张桂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