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41250
非典测试行业“体质”——如何增强医药行业免疫力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2日 《中国医药报》2003.07.12
     非典医药产业的某些领域带来了商机,如医疗卫生用品、部分医疗器械及一些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化学、生物药品需求激增,中成药中药汤剂备受青睐,药品零售业销售增幅较大……然而,抗击非典中,医药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受到了多重负面影响,表现出行业“免疫力”缺失。及时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0p, http://www.100md.com

    ◆非典引起多重负面效应0p, http://www.100md.com

    非典对医药行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0p, http://www.100md.com

    ——医疗单位门诊量大幅下降,导致药品使用量大幅减少。据初步调查,今年4~5月,医疗单位门诊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0%左右,重点疫区下降的更多;住院病人下降30%左右。因此,对药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0p, http://www.100md.com

    ——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部分化学药品由于原料、包装材料价格猛涨,出现了生产企业增产增销不增收,医药商业企业销售大幅增长、而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的格局。0p, http://www.100md.com

    自非典疫情发生以后,医药企业在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坚持不提价,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价格供应药品,企业经营效益因此大幅度下降。如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销售额增加40%以上,亏损高达21万元,为该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亏损。据了解,正大青春宝、康恩贝医药集团、浙江医药股份、浙江康莱特、浙江万马等企业,有关防治非典药品的生产、供应均出现了增产增销不增效益的现象。医药商业企业也是如此,据华东医药、温州医药、萧山、鄞州、加信等5家医药商业企业透露,今年5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40%左右,而利润下降21%,毛利率大幅下降。0p, http://www.100md.com

    ——资金紧缺、压库增加,中药企业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医药企业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组织货源,增加生产,增加储备,并为各级政府承担着防治药品供应的主渠道作用,有的地区政府向企业下达了指令性的储备和调拨任务,由于任务急、时间紧、货源不足,医药企业不得不四处奔波、日夜兼程采购药品,不仅价格高,而且绝大多数是现款结算,但由防治非典指挥部统一调度和供应医疗单位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是“挂账”,导致应收账款节节增高,加剧了资金周转的困难。随着非典疫情的有效控制,医药企业药品“压库”现象十分严重。今年4月底,浙江省医药商业企业库存总额高达25.9亿元,同比增长33%以上,且由于需求形势趋缓,药品和原料、包装的价格也随之下滑,医药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医药企业在高峰时期采购的中药材普遍被套牢。

    ——医药商业企业内贸业务受阻。非典疫情对防治药品的选择性比较大,往往造成需要的拿不出,不需要的销不动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各地采取了严格的隔离防治措施,业务来往明显减少,全国和省的药品交易会暂缓召开,国内药品交易十分清淡。vaa, 百拇医药

    ——新药开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确保抗击非典防治药品的尽快面市和临床使用,建立了“绿色通道”,因此,对非抗非典的新药延缓审批,而对已经批准临床使用的新药也由于医疗单位集中精力抗击非典,以及住院、门诊病人的大幅度减少,影响到新药的临床使用和病例的评价、收集工作。医院正常业务受阻,新药的推广使用受到较大的影响。vaa, 百拇医药

    ——对外贸易形势十分严峻。国外客商推迟来华洽谈业务和开展合作项目、企业赴国外考察和洽谈业务的活动受阻,加上春季广交会成交金额同比下降80%左右,预计今年3季度出口的形势不容乐观。。vaa, 百拇医药

    ◆五大滞后制约行业作为vaa, 百拇医药

    从非典疫情对医药行业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中,人们可以发现医药产销和行业管理方面尚有以下五方面不足。vaa, 百拇医药

    第一,医药企业战略研究滞后。医药企业战略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面对当今世界疾病谱的变化,研究医药产品结构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药品需求的动向,做出带有导向性、前瞻性、长期性的药品科研、生产、经营的战略决策。这次非典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足以说明医药企业在大灾大疫面前,既缺乏前瞻性,更缺乏应变能力。不仅丧失了商机,而且影响了疫情的防治工作。vaa, 百拇医药

    第二,药品生产、供应应急机制滞后。药品是防病治病、灾情疫情需要的特殊商品,作为医药企业应具有两重性,必须坚持“重社会、重发展”的原则。但是,现有的药品生产、供应机制很难适应这一要求。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成本的最低化,始终是医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定律。从另一方面说,一旦灾情疫情发生,政府必然要加大对药品的调控手段和行政干预措施,作为医药企业必须承担保障社会需要的功能,这就与现行的药品生产、供应机制发生了摩擦,一旦灾情、疫情发生,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反应迟缓、调度不灵,甚至出现诸侯割据、地方保护的现象,难以形成应急的药品生产、供应快速反应体系。vaa, 百拇医药

    第三,药品储备机制滞后。在抗击非典中,国家药品储备制度暴露出某些薄弱环节,如疫情需要的药品没有储备,有储备指标的药品和医疗用品又没有真正到位,储备库往往是“名存实亡”。产生这种现象的成因,一是由于疾病谱变化较快,我们对当今世界疫情流行的趋势和所需要的药品了解不够,储备药品的确定缺乏前瞻性、针对性;二是药品储备政策不到位,例如,目前国家对于储备单位仅仅是给资金额度和贴息资金,而银行资金的到位尚需企业用资产进行抵押贷款,实际上用的还是企业自身的额度,加剧了储备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三是现行的储备制度难以解龃⒈钙笠档木缦眨缃健⑷昀矗椅硕糁埔?br>品虚高价格,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高频率、大面积、大幅度的降低药品价格,致使储备的药品不断贬值,而药品价格贬值的风险只能转嫁给储备的企业,严重挫伤了储备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了储备药品到位的效率。

    第四,政府对医药产业政策扶持上滞后。药品既是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又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国际性的产业。国际上,医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高回报率为支撑的,但我国在此方面相对落后。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以低价位为价值取向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高频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药品价格,在药品零售市场上诱发了价格大战,致使大多数医药企业不得不为自身的生存而苦苦挣扎,根本无力研发新产品、新剂型。一些基础较好的生产企业由于税赋过重,对科研费用开支控制过严,也影响了新产品的研发。@:, http://www.100md.com

    第五,医药产品结构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在非典面前,医药产品结构深层次矛盾显得更为突出。行业整体存在着企业多、规模小、产品低水平重复的弊端。尤其是步入20世纪以来,疾病谱的变化越来越大、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而我国医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对新疾病谱的发展趋势研究和了解不够,对所需的防治药品的研究更是不足。因此一旦灾情、疫情发生,医药产业就失去了本来可以获取的商机。@:, http://www.100md.com

    ◆改变现状从现在做起@:, http://www.100md.com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从法律、行政管理、经济手段上尽快建立“责权分明、统一调控、反应灵敏、快速高效”,适应疫情、灾情等突发事件的药品生产、供应的预警机制。@:, http://www.100md.com

    ——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储备品种的确认要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要适应灾情疫情等突发事件的需要,储备资金由财政拨给专用资金,并且要承担储备企业的储备风险,包括降价风险等。@:, http://www.100md.com

    ——充分发挥新药研发社会资源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新药研发基金,参照国际惯例,新药的研发除了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外,对一些重大的疫病和疑难病症急需的预防和治疗药品,要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相关部门联合攻关,通过建立新药研发扶持基金等多种形式,促进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医药产业产品结构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http://www.100md.com

    ——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通过对产业、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重组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区域性的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使其在药品流通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主渠道作用。@:, http://www.100md.com

    ——政府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医药经济改革与发展环境。将医药产业列入各省市政府倡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技改力度,对符合国债贴息、省财政贴息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在税收政策上予以倾斜;增加对医药产业科研开发的投入,提高企业新药研发费用的投入比率,有条件的企业新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并在税前列支;要尽快纠正以低价位为价值取向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不规范行为,药品价格的制定要根据医药商品的特殊性,建立科学的药品生产、经营成本的评价体系,为医药产业的科研开发、现代化改造、可持续发展留有必要的利润空间。@:, http://www.100md.com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赵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