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出路
编号:10717552
中医振兴的客观基础和方式途径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4日 德明中医
     振兴中医的客观基础是什么,什么样的方式途径是切实可行的,这是需要每一个有志于中医振兴事业的人士都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更高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医振兴事业,以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对待这项事业。

    中医的现状令人忧虑,但这不是哪个人的错,而是社会历史发展中非主流文化必然要遭遇的命运。值得欣慰的是,在现代社会的推进器——现代科学自身的弊端渐渐暴露出来的时候,中医以其理论的深刻完整性、实践的丰富有效性顽强的生存了下来,虽说已是遍体鳞伤,毕竟还没有窒息,还有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这要感谢先辈们的不懈努力。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严寒冬季之后,中医的生命力将会更加顽强。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历史依据,中医振兴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呢?是现代科学难以处理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为力量与自然属性的矛盾。而中医正是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了自然属性,并且在对人的生命过程的把握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这不仅仅是中医的财富,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财富。现代社会从其内在需要来看,不是要排斥中医,而是需要中医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合理性支撑。
, http://www.100md.com
    但这种内在需求不会自动成为中医发展的推动力量,它只是中医发展的现实合理性依据,中医的振兴只有靠一大批立志于中医事业的人士的艰苦努力,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以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途径才能实现。

    振兴中医的客观基础

    基于今天的社会现实,中医的发展有如下客观条件:

    1.首要的条件是真正掌握和运用中医的人。虽然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但这个问题已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并且正有一批志士在急起赶上。在经过了几十年与现代医学的共处之后,能够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能够更加务实地按中医发展的规律办事。但这样的人士还处在成长过程之中,还处在各自为阵的状态之中,这种状况是急需改变的。

    2.丰富的中医文化遗产。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问题是如何看待其价值,如何充分有效的发掘利用这份宝贵的遗产,使其对中医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百拇医药
    3.现实对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提出的要求。尽管现代医学对人体的结构已经认识得非常精细了,尽管正在发展起来的基因技术和干细胞技术使彻底战胜疾病的愿望再一次重现于人们的脑海之中,但现代科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仍然没有根本的突破,同时,层出不穷的医源性疾病和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众多疾病都在向现代科学提出挑战,结构方法和局部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局限性正在越来越清楚地表现出来,必然要向整体方法和恢复平衡的解决问题方式的东方医学靠近。

    4.中医的广泛存在。不管中医现在多么不济,仍然有那么多人在使用中药,说明中医仍然广泛的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这是中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土壤,只要中医的内在优势充分表现出来之后,中医在这片土壤里就会茁壮成长。

    总之,现实社会具备中医振兴的基本条件,最缺乏的是人,是符合中医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中医振兴的方式途径
, http://www.100md.com
    如何使振兴中医的愿望和现实条件有效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方式途径,是中医振兴事业中与人的因素同等重要的问题,其中人才成长机制是各项工作的核心。

    故振兴中医的核心是建立人才成长的机制。现行机制已经实践证明不符合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那么中医人才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机制呢?这只能从中医自身的规律中寻求答案。

    在探讨中医人才成长机制之前,想先说说对人才、中医人才及人才成长的看法。所谓人才,通常意义应指掌握了某种知识和技能的人,一般来说,人才应同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或能力,不同的学科对这二者所要求的侧重不同、丰富程度不同,而中医人才对这二者的要求均高,且能力尤为重要。

    中医人才古时的说法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为医”,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但基本看法应该是被广泛认同的:具有必要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相关修养,掌握了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的核心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中医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熟悉历代及当代医家的独到见解和经验,了解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敏感性和运用中医理论方法的能力是中医人才的本质特征。
, 百拇医药
    人才成长如同生物生长一样,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适应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的生物能够健康生长,不适应该环境的生物就不能正常生长,而现在的中医人才培养机制是按照西医人才的培养要求设立的,不是中医人才适宜的环境,因而中医教育不成功就是必然的了。

    适宜中医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应是什么样的,在现代社会中能否被营造出来,如何营造,由什么人来营造等等,这些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而由什么人来做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谁是适宜承担这项工作的人也还很难说,因而这项工作在现阶段不适宜官办,需要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孕育过程,当形态初具的时候就有了考虑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事情说到这里,中医振兴的大计就和每一位有志于中医振兴事业的人士联系起来了,我们无法指望别人来给我们创造这种条件,那就只有自己努力了。显然,开始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各位志士联合起来,而要联合起来,仅有热情和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有大家都认同和遵守的准则。

, 百拇医药     接下来的文章,不是笔者个人能作下去的,要由大家共同来作,但愿这篇文章越作越精彩。

    『显然,开始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各位志士联合起来,而要联合起来,仅有热情和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有大家都认同和遵守的准则。』-------------------

    如何联合?

    先生认为的准则又是怎样的?先说说如何?

    这样的准则只能是大家共同讨论决定的,或者说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不过开始总得有些基本的东西,对基本的东西达成共识了,大家就可以一起做事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坚定信念,自强不息。

    2.认清现实,先做好继承的工作。
, 百拇医药
    3.面向社会,走实业振兴之路。

    4.严谨务实,从具体工作做起。

    5.组织协调,依靠团队整体力量。

    涉及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首要的是要有个明确目标,行动起来。

    『3.面向社会,走实业振兴之路。』

    --------------------

    这一点是硬的,其余4点是软的。软的应该容易达成共识,走实业振兴之路却是千头万绪,不能走传统中医院住院部的老路了!但纯粹的中医在经济上能否站立起来?......难道先生有想法了?

    纯粹的中医完全可以解决绝大部分内妇儿科甚至外科疾病,在养生保健上还有更大的空间,在经济上站立起来是完全可能的。你说的很对,“不能走传统中医院住院部的老路了!”在服务方式上中医也必须走自己的路,疗养院和度假村倒是比较接近中医的服务方式。假设有资金,在度假村的基础上把中医的服务加进去,可以让现代人感受古老文化创造的“超级服务”——感受生命的奇妙。

    问题是,我们没有“第一桶金”。, 百拇医药(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