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691943
复杂性疾病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年第10期
李梢,张学工,季梁,李衍达,项目负责人,:,摘要,0引言,1遗传-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基因型-表型复杂的内部结构,1.1,微效基因的困扰,以及由此导致的预选基因难以选择,1.2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分离,1.3,疾病基因型与表型(gene-to-phenotype)存
     李梢,张学工, 季梁,李衍达,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 100084

    李梢,男, 1973-10-22生, 安徽徽州人,汉族. 199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2001-2003年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博士后,讲师. 主要从事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中医药生物信息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青年基金项目,No.90209002, 3020036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2-11

    项目负责人:李梢,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shaoli@mail.tsinghua.edu.cn

    电话:010-62794294

    收稿日期:2003-06-06 接受日期:2003-07-24

    摘要本文简述近年来复杂性疾病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策略与方法,并介绍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有关工作.由于遗传、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基因型-表型复杂的内部结构,常用的家系研究、基于遗传图谱的连锁分析、基于物理图谱的定位克隆以及关联分析等单基因病策略与方法,在复杂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上存在局限.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从分子水平和系统观念研究复杂性疾病,以及研究模式从“序列→结构→功能”向“相互作用→网络→功能”的转变提供了契机.从多因素分析、基因的相互作用着手研究复杂性疾病成为热点.我们以信息、系统的观点,从功能基因组系统学出发研究复杂性疾病的机制,并在复杂性疾病的基因组合及相互作用信息提取、复杂性疾病基因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的芯片分析、多层次生物信息整合、分子调控网络建模、中医药生物信息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李梢,张学工, 季梁,李衍达. 复杂性疾病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11(10):1465-1469

    0 引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目前生命科学进入了快速、准确、低耗分析遗传和表达的信息时代.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作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平台技术,其目标是揭示基因组信息结构的复杂性及遗传语言的根本规律[1],并阐明人类约10万种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以及与各种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寻求各种治疗和预防措施.自1980年代末期以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62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