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丹毒
编号:11249796
清热利湿除“丹毒”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0日 《家庭医生报》 2003年第42期(总第923期 2003.10.20)
     丹毒好发于下肢及头面部,炎症呈片状红疹,色鲜红似玫瑰,界限清楚,用手指轻压,红色即可消退,除去压力时红色很快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有时可发生水疱,往往边缘高出正常皮肤。病人可伴有高烧39℃~40℃、头痛、畏寒、大便干燥等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中医称发生于头部的丹毒为“抱头火丹”,发生于下肢则称“流火”。中医认为,丹毒是因为体内湿邪内蕴,局部气血凝滞,瘀久化热,经络阻塞,蒸腾于外而发生的。从整体辨证和局部辨病上看,常选用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药物,如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方剂。常用经验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板蓝根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车前子15克,黄柏10克,地丁10克,头面部丹毒常加用野菊花30克或菊花10克,下肢丹毒常加用牛膝10克或木瓜10克。此方为一剂量,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局部治疗可选用如意金黄散或鲜马齿苋适量(根据患处面积大小掌握用量)外敷,每日一次。

    一般情况下,丹毒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春秋季节来临时提前服用一些清热利湿的药物,对于防止丹毒的复发有一定帮助。, http://www.100md.com(宋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