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编号:10717562
中医内科的初步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1日 德明中医
     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大方脉”、“杂病”等内容,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

    中医内科疾病范围很广,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来说,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指导辨证论治。内伤病包括《金匮要略》与后世内科专著记述的脏腑经络病和气血津液疾病等,它们主要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指导辨证论治。外感病与内伤病,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伤病容易感受外邪,而外感病由邪气稽留或余邪未尽,迁延日久则可进一步造成内伤。随着学科分化与发展,中医内科学已分为热病、脑病、肺病、心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老年病、肿瘤病等。

    一、外感病证 是指感受外邪,正邪相争,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一类病证。是指在原有内科疾病基础上复感外邪所致的外感发热,以及伤寒、温病以外的常见外感病证,包括有:
, http://www.100md.com
    1、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2、外感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

    3、湿阻:主要表现为脘腹闷满、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

    4、痢疾: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等;

    5、疟疾:主要表现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

    二、肺病证 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感受外邪,首先犯肺。所以多以气机升降失常的证候为主,其常见的证候有肺气亏虚,阴津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等。包括:

, http://www.100md.com     1、咳嗽: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2、哮病:主要表现是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喘证: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

    4、肺胀: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

    5、肺痈: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6、肺痨: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表现,有传染性;

    7、肺癌: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表现的恶性疾病。

    三、心脑病证 指由于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养等,引起心脑功能失常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心主血脉,主神明,心病的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血脉运行障碍和神志精神活动异常。脑为精明之府,又称元神之府,脑病的证候特征亦表现为神志精神活动障碍。临床常见的心脑病证其实证有痰火扰心,饮遏心阳,心血瘀阻及脑脉受损;其虚证有心脑气血、阴阳不足及脑髓空虚等。包括:
, http://www.100md.com
    1、心悸:主要表现为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

    2、胸痹心痛: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3、眩晕: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4、中风病: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

    5、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6、痴呆:以呆傻愚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志疾病。

    7、痫病:是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叶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
, http://www.100md.com
    8、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不关心,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多动为特征的临床常见多发的精神病。

    9、狂病:发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特征的精神病。

    四、脾胃肠病证 指在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不遂、脏腑失调等病因的作用下,发生在食管、脾胃、肠道的一类内科病证。脾胃同居中焦,功能各异。胃主纳,脾主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共同完成生化气血之功。肠为腑,以通为顺,司传导之能。脾病多虚,有气虚、阳虚之分,脾为阴土,易被湿困而失健运;胃病多实,常为寒热、饮食所伤,胃为阳土,易化燥伤阴,亦可因燥屎内结,而致腑气不通。主要疾病有:

    1、胃痛: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

    2、痞满:是胸腹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
, 百拇医药
    3、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4、呕吐:以胃中之物从口吐出为主在表现。

    5、呃逆: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症证。

    6、噎膈:以吞咽食物梗噎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

    7、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

    8、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

    五、肝胆病证 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肝与胆功能失调和病理改变的一类病证。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所发肝病的证候学特征以实为主,常见的证候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但在实的基础上又可形成虚或本虚标实,从而表现肝阳上亢、肝阴不足等。肝与胆相表里,所以胆的病变常与肝密切相关,胆病可以及肝,肝病也可以及胆,甚至肝胆同病。主要疾病有:
, 百拇医药
    1、黄疸: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

    2、胁痛: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3、胆胀:主要表现为右胁胀痛。

    4、鼓胀:主要表现为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

    5、肝癌:主要表现为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

    六、肾膀胱病证 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肾与膀胱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真阳,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的证候特征以虚为主,常见的证候有肾气不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但在虚的基础上又可形成标实,从而表现为阳虚水泛和阴虚火旺。膀胱与肾相通,所以膀胱病变每与肾的气化失常密切相关,若膀胱气化失司,可致尿量、尿次和排尿的改变。主要疾病有:
, 百拇医药
    1、水肿:主要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

    2、淋证:主要表现阶为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可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血淋。

    3、癃闭:主要表现为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

    4、关格: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

    5、遗精:指为因性生活而精液频繁遗泄的病证。有梦而遗精,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称滑精。

    6、阳痿:主要表现为阳茎萎软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

    七、气血精液病证 指在外感或内伤等病因的影响下,引起气、血、津液的动行失常,输布失度,生成为足,亏损过度,从而导致的一类病证。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代谢失常多继发于脏腑病变,而它又会反过来加重脏腑病变,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包括:
, http://www.100md.com
    1、郁病: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

    2、血证: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3、汗证: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4、消渴: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

    5、内伤发热:以发热为主,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6、虚劳: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

    7、积聚:主要表现为腹内结块,或胀或痛。

    8、厥证: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证。
, 百拇医药
    9、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得20%以上,并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

    八、经络肢体病证 系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因素,导致经络肢体机能失调,出现有关病理变化,而形著于外的一类疾病。经络是人体的气血、营卫、阴阳循行之路径,又是联络机体内外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其与肌肉、骨骼、血管、脏器、神机等以浑然一体的姿态维持着生命。它参与生理、病理及治疗的全过程,能反映证候、感应传导,调整阴阳、寒热、虚实、表理之平衡。肢体即四肢和外在躯体具有防御外邪、保护内在脏器组织的作用,在生理上以通为顺,在病理上瘀滞而为病。所以,经络肢体疾病的证候学特征以郁痹与亏虚为主。包括:

    1、头痛:,是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病证。

    2、痹病: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等。
, http://www.100md.com
    3、痉病:主要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

    4、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

    5、颤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

    6、腰痛: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

    先生对中医思维方式有何见解?不妨谈谈。

    志一兄你好,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的辩证论治另到每一个病证都无所遁形,以标本兼治的优势治疗着每一个疑难杂证.它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虽是这样,也不能将双方对立起来,用一方取代另一方.同时中医也要进步,不要守旧而不创新,要做到真的见病不治病.

    千尘子好,君真是虔诚之子。中西医不应该对立,也没有对立的道理,只是现在是西医的天下,中医为求生存,不得不奋起呐喊。我认为现阶段西医从其理论实践出发借鉴中医的认识方法,中医从中医的理论实践出发吸收西医的可取之处,较为切合现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