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患关系 > 医患之间
编号:10764419
漫谈医疗纠纷的预防(上)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30日 《当代健康报》 2003.10.30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水准的提高、消费者意识的高涨,医患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而所谓的医疗纠纷也日渐增多。

    遭遇医疗纠纷,不问有无金钱损失,不论诉讼胜负,对于医师本身、单位及医院同仁的心理,都是一项挫折、打击与困扰,相信每一位医师和医疗人员都不愿发生,且极力去避免。

    本院自开院以来也产生了一些医疗纠纷的案件,了解医疗行为中最常见或最可能导致病家抨击或控诉的疏漏或错误,有助于预防纠纷的发生,希望藉由分析这些案例,并就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作为预防其他案件发生的参考,以提升医疗品质,增进医患关系的良好互动。

    先就发生的科别进行分析,依照发生案件数量的多寡:急诊医学科发生4件(29%)、妇产科3件(21%)、一般外科2件(14%)、心脏内科2件(14%)、小儿科1件(7%)、神经内科1件(7%)、眼科1件(7%)。就发生的科别而言,急诊医学科、妇产科、一般外科就占了四分之三左右,与中国台湾其他医院的情况差不多。

    在从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发现因为医患双方对于病情状况认知差距就占了7件(50%),未说明可能之后遗症有3件(21%),处方出错的有2件(14%),X光片判错的问题有1件(7%),注射感染有1件(7%)。

    原因一:医患双方病情认知差异

    在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中,医患双方对于病情的判断上有差异就几乎占了一半。民众医疗知识普遍提升,病家的要求也随之大增,然而在病人对于医疗知识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而同时医疗科技与医师之能力仍有其极限,医疗效果与治疗过程自然无法完全满足病人所有的要求,于是观点互异之下,而引起医疗纠纷的导火线。

    然而再深入探讨个案,医师沟通的态度与技巧、措辞用语上的不谨慎,以至于让病家有了错误的理解与期待,后因医疗效果不佳,使病人不满,尤其当病人死亡或留下不可恢复的状况,往往形成重大纠纷。

    同时言语态度是否良好、适当?直接给病家的感受往往是引起以后纠纷的根源。有时由于病人太多,医师太忙,或病人太急,医师解说病情时态度不佳、不够详细,或是无法让病人及家属理解时,当病人病情恶化时,家属就容易归罪于医疗人员未尽心治疗病人,并认为医疗行为上有疏失。

    建议之预防对策:

    一、医患关系的改变,消费者意识的抬头,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医师应定期探访病人,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及将采取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

    二、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虽然可能确信病人会有好的结果,也不要轻易给予承诺。

    三、解释病情时,医疗人员应该站在病家的立场思考,以病人与家属能够理解的措辞与用语,并确认他们已经正确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

    (刘 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