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更多信息
编号:10763223
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3日 《当代健康报》 2003.11.13
     患者情况:张某,19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平时参加团组织活动,总是不敢站到讲台上讲话,一旦站上去,就双脚发抖,面红耳赤,说话也结结巴巴。班上的男生都利用课余时间跑业务,搞家教,参加社会实践,而他始终不敢跨出校门一步,一怕上当受骗,二怕自己没这方面的能力。他感到很苦恼,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他害怕如此下去,将来会适应不了社会,问我们怎么办。

    分析诊断: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和平常的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往往与其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情况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了解其早期生长环境、父母,我们和张某谈话,得知他是独子,平时深得父母的宠爱,为了能让他一心学习,任何事都由父母代劳。张某表现出任何事都要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不敢主动与别人交往等,其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施治方案:对于因环境或早期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的行为不良和人格缺陷,在心理护理与保健方面应要求其父母:

    ⑴给孩子提供锻炼意志的机会。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创设有一定难度的情境,让孩子在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发展各种认知能力。

    ⑵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在与同伴交往中,他们可模仿和学习各种社交技能。在同龄伙伴中,他们更能体会到平等与公正,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果父母过多干涉或阻止孩子正常的交往,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将带来不利的影响。独生子女与同伴的交往,还可弥补因缺少兄弟姐妹而带来的缺憾。

    ⑶多与人交往。在平时生活中,让孩子多与思想积极向上、待人诚恳热情、性格乐观开朗的人接触或交知心朋友。

    咨询与治疗:心理医生按照上述方案,指导其父母具体实施努力克服和纠正张某的怯弱不良习惯,培养其独立、果断、敢作敢为的习惯。半年过去后,他终于变得能侃侃而谈、敢冲敢闯了。 (张 倪),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