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9627
医药分家市场竞争的必然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7日 《中国医药报》2003.11.27
     一家以“平价”策略横扫全国的明星药店,即将进入一家门诊量处于“饥饿”状态的民营医院,并将取代该院的药房,率先尝试医药分家。它向人们提示:医药分家是市场的必然选择。s:%u-, 百拇医药

    回顾这些年,我国医┓旨业慕骨榭觯梢运凳恰袄咨蟆⒂甑阈 薄>?br>其原因在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由此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我国的三级医疗网络导致“高、尖、精”技术人才都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长期公费医疗制度的影响,使人们都愿意选择大医院看病,这便形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吃不饱”的局面。第二便是医疗补偿机制的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医疗行业当作社会福利事业来看待,因而始终把国有医院当作主导力量,限制民营资本和外资的介入,并对医疗服务价格严格控制。随着政府中心工作的转移,国家对医疗行业的补偿十分有限。据统计,即使是北京的大医院,目前得到国家下拨资金,也不过是占总收入的30%。医院为了生存只好选择“以药养医”的方式。即使目前许多门诊量不足的中小医院,也可以用国家的补偿和“卖药”的收入来维持生存。目前,北京大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50%~60%。而中小医院则占60%~80%。这说明,中小医院尽管病源不足,然而其卖药金额却不少于大医院。显然,越是小医院,越依赖于“以药养医”。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医药分家的进程。s:%u-, 百拇医药

    然而,上海海江医院率先尝试“医药分家”,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海江医院敢于选择“医药分家”的原因在于:一是民营医院,既得不到国家的补偿,又不受国有体制的束缚;二是偏居一隅、名气不大,门诊量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想“以药养医”也养不成,不如借助“开心人”日销售30万元的人气,来盘活自身的医疗资源。这进一步证明:穷则思变。只有建立医疗市场的竞争机制,才能推动医药分家。s:%u-, 百拇医药

    当然,海江医院能否一举走出困境,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因为医院吸引病人的驹谟谝搅萍际醯奶岣撸皇峭獠苛α康淖饔谩5辽偃萌嗣强吹剑?br>只有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鼓励多种经济成份进入医疗服务业,才能建立起医疗市场的竞争机制,才能使医疗机构认识到“以药养医”不是医院的根本出路。(陈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