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9282
为伊消得人憔悴——黄龙祥二十载苦觅“铜神”终有果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9日 《中国医药报》2003.12.09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2003年11月25日,根据失落百年的铜神——明正统仿宋铜人复制完成的针灸铜人正式在中国针灸博物馆展出,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场强烈“地震”。因为根据这项成果,学术界一直认为的现存于日本的针灸铜人为存世最早铜人的说法被推翻;现有的国家经穴定位标准——《经穴部位》要修订;现行针灸教材要修改;就连现在全国普遍使用的针灸教学挂图也要修改!记者专程采访了完成这一研究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灸文献研究室主任黄龙祥,听他讲述了在寻找“铜神”过程中那一桩桩鲜为人知的故事。

    ◆铜神由来

    宋代是我国医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时代,也正是在这时,针灸铜人出现了。北宋天圣四年,即公元1026年,翰林医官王惟一编写了相当于现在国家标准的针灸腧穴定位文本《针灸腧穴铜人图经》(简称《图经》),并刻于石碑供人们传抄拓印。次年,又根据《图经》制造了两具针灸经穴铜人,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之用。《图经》与铜人相辅相成,相互对照,解决了实际取穴中定位不准的问题。长久以来,《图经》都是与铜人并存于世,相互印证。

    斗转星移,被后人誉为“天圣铜人”中的一具,于元代下落不明,另一具传到明初时,也已磨损难辨。因此,明正统八年,作为新建太医院的“献礼工程”,太医们对天圣铜人进行了复制,同时还仿刻了宋天圣石刻《针灸腧穴铜人图经》。在这之后,天圣铜人和《图经》便不知所踪。据推断,由于古人没有文物保护意识,这两件珍贵文物很有可能是在正统铜人和《图经》制成后就被毁弃了,这一推断可以从北京1965年和1983年修建地铁、拆除城墙时意外出土的七块宋天圣残碑得到证明。虽然天圣铜人至今未被发现,但将天圣残碑与明碑拓片对照,二者酷似。由此可以推断,明正统仿宋铜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天圣铜人的特征,具有极高的文物及学术价值。

    明正统仿宋铜人就是被后世历代医家顶礼膜拜的“铜神”。这具铜人一直藏于明、清两代太医院,直至光绪庚子年(1900年),太医院为八国联军占领后下落不明。

    有关针灸铜人的研究一直在针灸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针灸铜人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还具有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我国曾于1990年制定了有关经穴定位的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但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对同一文本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人们依据文字描述很难找到正确的位置,因此有精确腧穴定位的针灸铜人至今仍然对临床、对国家标准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未完成的论文

    长久以来,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庚子之乱后铜神丢失,光绪年间太医院制作的明正统仿宋铜人的仿制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铜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的一具针灸铜人据称是宋代文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