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硬化 > 肝纤维化
编号:10692070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年第12期
潘年松,张立实,徐正莉,项目负责人,:,摘要,0,引言,1理论探讨,1.1病名的确定,1.2,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探讨,1.3对治疗法则的主要主张,2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概况,2.1临床研究,2.2实验研究,2.2.1造模方法,2.2.2造模所需时间,2.2.3实验动物及其死亡率,2.3研究的主要
     潘年松,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张立实,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徐正莉,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5

    项目负责人:张立实,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lishiz@mail.sc.cninfo.net

    电话:028-85502401 传真:028-85501275

    收稿日期:2003-04-05 接受日期:2003-06-19

    摘要中医药工作者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包括病名的确定、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的探讨、体内(人、动物)体外实验、单味中药及复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本文对其进展情况作一阐述.

    潘年松,张立实, 徐正莉.肝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11(12):1977-1980

    0 引言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绝大多数都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1].诊断肝纤维化的最可靠方法是肝活检[2].其发病机制为胶原的产生和代谢失衡[3].肝纤维化作为一个病理学概念,用于许多慢性肝病及其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表现为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的病理状态的定性半定量描述.目前,如何使肝纤维化逆转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医药工作者在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1 理论探讨

    1.1 病名的确定 肝纤维化作为一个疾病的名称,在传统中医学体系中并无记载.中医药工作者目前基本上是以肝硬化(肝纤维化4级称为早期肝硬化)为名,然后根据其临床表现从中医古籍中寻找近似的病名.如施杞[4]认为:以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者,按中医“癥积”论治;见腹水者,按“臌胀”论治;兼见皮肤发黄者,按“黄疸”论治;病之后期出现一系列虚损表现者,按“虚证”论治.陈可冀[5]将其称呼为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肝硬化症.王永炎[6]将其归属于“臌胀”、“积聚”病名之下来辨治.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探讨 在病因病机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12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