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编号:10622748
经络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发展方向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31日 中医药战略地位研讨会论文汇编九
     张维波 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 100700)

    一、经络研究的意义

    从中医本身的性质、本质特点、特性来考虑,中医存在着一种叫信息医学的本质。说中医是一种信息医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医的诊断跟西医不一样,它的诊断是对人体内在疾病状态,以及发展趋势的表观信息的提取。用中医的话讲叫“司外揣内”,从外在的表现,探索内在的情况。不像西医是直接的,用一些胃镜,化验的方法,直接去看这个疾病本身,中医看的是对疾病的反应,所以它提取的是信息。

    中医的证是对人体疾病状态的表现,用符号和信息来表示。比如脾虚,并不代表一种实在的什么脏器的变化,只代表一种信息。从治疗上来讲,中医更体现了信息的特点,中医治疗输入的应该说是信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针灸,我们都知道针灸穴位时,没有输入实在的物质,不像西医给的是化学药品;另外从能量来讲,它本身的机械能也是非常微弱的,不可能输入多少直接的能量。针灸输入的是一种信息,信息输入以后,对人体的状态进行调节,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机能过程。
, http://www.100md.com
    解放以后,搞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主要侧重找中药的有效成分,最后发现中药的有效成分很难找,而且它的有效成分和西药比起来,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中药是很难直接去对抗疾病的,那么这个中药起什么作用?我们说还是起着一个信息的作用,人吃了中药以后,在人体里面,激发、放大、转化,再调节人体状态,起到人体自康复的作用。它是一种间接的,通过信息的方法进行调整的一种调整医学。相对来讲,西医是一种直接对抗医学,直接消灭病毒、细菌。所以明白了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就能知道,经络在中医诊断当中到底起多大作用。

    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是通过什么渠道,变成信息传到体表,被人感知的呢?它是通过经络。内脏和体表的相关的东西,把病理信息传到体表以后,被医者所诊察。另外,外周组织的病理变化,也是通过经络在人体中相互作用,呈现出特定的体表的相关的规律。正是因为有这两种经络的规律,通过以上的医学实践,古人发现了经络系统,经络系统也是中医理论的一个主要的依据。另外,在治疗上,它形成了“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整体信息治疗体系。
, 百拇医药
    接下来,再谈谈经络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我们知道,西医是直接对抗疾病的医学。中医是针对健康,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从健康到疾病,从疾病到健康这么一种动态的过程进行调整。中医的健康观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观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的抗病机能是用气血的概念来表示的,“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气血是否调和取决于“行血气、营阴阳”的经络是否通畅。所以经脉跟疾病有非常重大的关系。“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不懂经络,开口就错,如果没有经络,就没有中医。它是代表经络与人体体表的特定联系的规律。

    为了观察这种规律,我做了一个针对体表与体表相关的研究。实际上我是对人体十二经的原穴进行了一个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了数学上的这种聚类分析。发现:穴位之间,存在着一些比较特定的相互联系。左胃经,右胃经,左脾,右脾,肺,小肠,肝,胆之间是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规律。将这种规律进一步的统计发现:左右原穴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其次,就是表里经穴组,也是平均的穴组达到了0.65;再就是同名经穴组,这三种都比非特异穴组的相关性要强得多。这个实验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实际上正是对古人在文献里面所谈到的这些临床经验的规律,怎么用现代实验的方法证明之后,又进一步做了三种不同的穴:原穴、络穴和合穴,这三个穴种的比较。发现连接表里经之间的络穴,明显比原穴和合穴高。络穴就是有联络的作用,后来又发现,确定这个络穴之间有非常强的相关,而进一步证明了中医的经络的理论。经络在中医信息医学中扮演着信息通道的角色,我们没有经络的发现,也就没有中医的整体观和信息化诊断与治疗。经络是中医信息医学的物质基础。
, http://www.100md.com
    二、经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我们知道经络的发现是源于临床实践,经络穴位有具体的循行和部位。而且它是中医概念当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实证的概念。因为它有定位,就可以去研究,如没有定位,只有功能概念,我们没法去做。经络有定位,可能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现代经络研究,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实际上是由外国的经络研究促发的,由韩国的金光汉和日本的研究发动起来的。70年代发现循经感传现象,当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80年代,就开始经脉线的客观检测,有了第一个科技部的课题,就是“七五”攻关课题。“八五”和“九五”继续对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体表内脏联系途径和经脉线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总的发展趋势,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这么一个过程。在“九五”期间,据统计,在SCI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达20余篇,专著有10几部,可以说经络研究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这个跟其他的学科相比,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现在,经络研究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思路。第一,是神经论:认为经络传导的介质就是神经。第二,是体液论,认为信息传导的介质是以体液为主的,而且它主要是在细胞外基质之中。第三,是能量论,认为信息传导的载体主要是电磁波一类的能量。这种传导,它与细胞外基质的胶原纤维有一定的关系。
, 百拇医药
    我从1983年开始经络研究,建立了一个生物流体力学模型来解释经络的模型问题。组织、体液的渗透性如果比较好的话,根据体液流动的定律,体液就会向经脉线方向运动,以及沿着经脉线流动。这样的一个模型,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流动,应有个通道,具有约束性,约束物质不让它到处乱散。这样的流体的模型,就具有约束性。如果一种化学物质,在这个通道上,它会向两边扩散,这种扩散是按浓度的梯度来进行的。同时组织液的流动,是一种对流运动,是抵抗扩散的一种反扩散力量。如果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那么,这种化学的东西,就可以被约束在通道里,不向四周扩散。这种结构,虽然没有实体的边界,但是它达到了实际边界的目的,叫流体通道,是依赖于生物的活体的过程。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了,毛细血管的体液流出,这种流动也就停止了。这种通道的约束性也就不存在了。从某种意义上讲,经络也就不存在了。我们研制了一套测量组织体内的留住阻力的设备,叫留阻仪。这是在小型猪上进行的,我是觉得小型猪的模型,对于做经络研究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首先,它的体积是比较大的,虽然在一些小动物身上也能做经络实验,但可信度很差。你这一针扎下去,两个心脏都扎过了,就没法做,所以我们就一直坚持用大型动物为实验对象。我们用伽马相机照相,发现低留阻点是沿着这个经脉线流动的,这个低留阻点已经看到了,但形态学上,目前还没看到。我们做的这个通道,跟人体实际经脉的数目和位置基本上大体接近。
, http://www.100md.com
    三、经络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络研究现在存在着一个悖论:咱们的研究成果确实是越来越多,发表文章180多篇,但是给外界的印象是:搞了这么久,经络没做什么东西出来,是在乱花钱,没有必要再搞下去,结束算了。形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学术界内部在经络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为什么没达成共识呢?首先,跟专业背景不同是有关的。因为做经络研究的人,有些是搞物理的,也有搞化学的,他们之间的沟通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互相之间的理解缺乏共同语言;而且互相研究之间,也存在着像“盲人摸象”的情况,都认为自己做的是比较正确的。第二个原因,经络研究存在着光拉车,不看路的现象。使劲地往下做,“七五”完了“八五”,“八五”完了“九五”,研究了很多,但是很少真正地总结这些研究的结果。我们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做的比较少。所以经络软课题研究迫在眉睫。第三个原因,就是对于古典经络概念的理解,还不太充分。也就是说,古典的经络的源头还不是很清楚。所以经络的文献整理工作还有待深入,还应该加强与实验研究的沟通和交流,起到指导的作用。搞实验的还是在搞实验,搞文献的还是在搞文献,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 http://www.100md.com
    四、经络研究方向

    第一,我们应该“先看路,再拉车”,我们已经拉了10几年的车了,我们应该停下来,看看路,看看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哪儿,突破口在哪儿,所以我认为软课题应该尽快立项。我们已经花了1000多万了,我们拿出几十万,好好梳理梳理我们以前做的工作,是完全有必要的。

    第二,应该展开古典经络概念与学说的分析与讨论。搞文献的研究人员要与搞实验的进行对话,不能各干各的,否则就没有多大意义。另外,经络研究应该寻找突破口,我们经络研究应该和针灸密切联系,密切结合针灸临床,将经络的信息传递功能,特别是传递针刺信息的功能作为经络研究的一个突破口。有一句话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就是说经脉所过的路线,就是这个穴位所主治的路线。我们应该展开经络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相关规律的实验验证工作,并争取应用到中医临床经络诊断与治疗中去,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经络来源于临床实践,我们应该回到临床实践当中去检验它。
, 百拇医药
    这里面我也提出过一个针刺信息、循经和传导的模型,可能还是存在着折合反射,折合反射可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再返回神经的传导。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神经和体液传导的一种“接力传导”的形式。这是我提出的一个关于针刺信号神经传导的一个模型。

    最后我想讲一点:经络研究已不是中国的一个科学,现在国际上,已经有相当一批人在搞经络研究,。我最近检索2000年以后的关于经络的文献,发现好几篇很有分量的文献,有一篇是西班牙的,我们“七五”做完同位素,就没做了,他们还是在做,它在哪儿传,怎么传,人家做的非常非常深入。还有美国一个大学的研究组做经络与结缔组织。这个课题组也是多学科的,有物理、搞形态、生化等专业参与,而且用了虚拟人。现在美国搞的数字人体,去定位经络的解剖位置,在这上面扎针,看形态,都做了。他还做超声波,工作做的很深入,我感觉到了这种竞争压力的存在,你不做,还会有人在做。这种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了。搞经络的同志要努力,科技部的领导,也应该给我们提供好的政策,让我们的工作做下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