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6720
药品大卖场 平价药店 传统药店 北京药品流通市场多种业态相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2日 《北京现代商报》 2004.02.12
     “北京市场真大得可以,能够包容这么多种不同种类的流通业态,而且相安无事——至少目前看起来是这样。”一位业内人士两天前这样对记者感慨,“真没想到,他们(平价药店)起来这样快。”现阶段,北京市场上,传统药店、平价药店、健康卖场等业态并存,连锁、单体共生,看上去各有各的生存空间。业内总体观点是,今年随着外地和本地平价品牌的不断增加,北京市药品零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四大连锁的态度将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观察人士认为,目前,平价药店已经成了北京市药品零售市场上一股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业内一再把价格竞争称为是“低级竞争”,但这种低级竞争却是任何企业拓展市场、扩大份额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价格竞争在没有危及到行业正常发展之前,将会使得这个行业的利润趋于合理。

    平价药店越开越多

    2002年3月,北京市出现了第一家平价药店,德威治大药房,号称降价25%。当时,谁也没把德威治放在心上,而一年之后,这个“另类”药房,已经有了10家分店,而且不断向市区进军。
, 百拇医药
    在德威治出现后不久,北京市场又出现了多个平价品牌,如西单普生、利君堂等。去年12月13日,来自安徽的“百姓阳光”大药房在北京南城正式开业,打出备受争议的“平均降幅45%”的旗号。紧接着,京城7大连锁之一的永安堂、一元堂、国大药房突然分别选择几个门店,打出了降价的招牌。选择3月份来京的湖南老百姓大药房,更透露将一口气连开3家店。

    毋庸置疑的现象是,目前平价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越来越明确,“以前我不是很在意药店是否平价,只在意路程是否方便,是否有信誉,而现在是否平价也成了一个选择因素。”一位在劲松德威治药店购药的顾客这样说。

    传统药店依然是主流

    早在两年前,就有观点预言北京药店价格战,但迄今为止,并未出现像其他城市那样激烈的价格战。虽然平价药店不断增多,但北京市场的药品价格竞争并未过火,最多只是在某个平价药店开出后,在其周围出现了价格战火星,但平价药店只是影响其周围有限的范围,未成声势。传统药店依然占据北京药品流通市场的主流地位。
, http://www.100md.com
    观察人士认为,之所以药店价格战难以大规模爆发,首先与北京市场的药店经营者结构和消费者结构有关,北京药店“四大家族”——北京金象大药房、医保全新大药房、同仁堂、嘉事堂所辖的门店数量约为400家左右,这些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一流,信誉良好,布局合理,品牌知名度高,有着固定的顾客群。老字号同仁堂本身就是一面旗帜;金象大药房更是猛打服务牌,苦心经营自己的品牌。年初,金象开出了10家服务标准店,给顾客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包括无风险退货、药师医师共同坐堂出诊,西单金象大药房、白塔寺药店在市民心中的地位极其牢固。而北京的消费者,消费观念也比较成熟,且高收入者所占比例相对要大,所以很难出现其它城市的“提篮抢购平价药品”的现象。

    健康卖场将利润拉至底线

    就在今年年初,德威治大药房开出了北京首家健康大卖场——天惠得大药房,称卖场内全部8000种医药产品,只赚取平均10%的利润——这是药品零售的利润底线,在全国亦属首家。在天惠得大药房内,除了琳琅满目的药品之外,消费者还可以买到日用健康品、鲜花礼品、化妆品、彩妆系列、妇幼儿童用品、眼镜等商品。这种大卖场在广州、南京等城市已经出现。
, http://www.100md.com
    平价药房为何要升级到健康大卖场?德威治的张玉宽总经理认为,随着北京医药零售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也在升级,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药品,还有药品之外更多的健康产品和服务;同时,生活节奏加快,在购物方式上,人们也迫切希望“一站式购齐”的超市、大卖场,既省时又省力。这就是天惠得健康大卖场的竞争优势所在。事实上,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CVS年销售收入为200亿美元,其中非药品(即彩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的销售收入已占到40%以上;日本连锁药店的商品销售额中,非药品的销售收入已高达70%左右。

    另外,在北京西三环紫竹桥附近,一家专营保健品的健康卖场也正在酝酿之中。虽然都是健康卖场,但与天惠得不同的是,这家卖场定位于保健品经营,包括中药补品饮片,保健产品,以及医疗器械等。据说,将以价格、服务取胜。商报记者 李国君/文 杜刚/摄 J082 J09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