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3117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中医药现代化浅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2日 《中医药学刊》
     1 自然辩证法与朴素唯物论是中医药学的指导思想

    中医药是属于中国古代思想哲学史的范畴,所以它称为中医药这一独特体系。在<周易>中有许多论述对立的思想文字,有许多自发的辩证法的观点,如:“吉凶、福祸”、“小往大来、大往小来”等有关矛盾变化的思想,这些都融入到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周易》包括《易传》、《易经》两部分。谈论的是事物矛盾变化与阴阳对立统一的方法。《周易》可能写在殷周时期,依据当时的背景可能是由干臂子弓写成的。

    《内经》一书写在秦汉之初,是古代医学的理论总结,提出了一些早期的、自然的辩证法观点。它也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的基本理论内容如下:

    《内经》的整体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说明人体脏腑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在“主神“(心,即大脑)的统一调控下,把人体各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观察人的脏腑间的关系,以及脏腑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内经》论述人体外部与内部、局部与整体密切联系。局部疾病会影响全身,全身疾病也会影响局部。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也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内经》阴阳学说:《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学说最早见于<易经>,以后在《内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内经》认为在自然发展变化、人体生理发展变化中都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发展变化。治疗疾病应当分清人体内的阴阳变化,当“失去阴阳相对平衡”时就会得病,所以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见《四气调神大论》)。《内经》中还谈到“邪气”致病的现象,在今天看来邪气可能是讲微生物的。身体虽受“邪气”的侵袭,但人体具有抵抗力(阳气固),就不会得病,就会保持健康。可见,用阴阳变化观察疾病的方法对病因作了说明。但阴阳学说也有其局限性,只强调了其互根的一面,而未突出其对立的一面,不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的解释阴阳学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