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6682
“并”后余生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5日 《中国医药报》2004.05.25
     当产品成为并购的终极目的时,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并购行为本身正在全面回归市场本位,单纯承担资本调整的功能;二是这种资本调整将变得更加冷酷。n-zp^, 百拇医药

    许多人称,并购的背后是产业的曙光。宏观上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一种机制,企业购并对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生产与资本的迅速扩张,起着重要作用。并购所引发的股权变动的动荡反而预示着产业革命开始真的敲门。但就微观情况而言,却没有这样乐观。并购后果有时比想象中的严重。并购可能导致企业裁员,增加当地失业人数;并购可能导致市场相对集中,产业竞争受到削弱;并购可能会挤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威胁;并购会减少当地品牌的竞争力。n-zp^, 百拇医药

    美国惠普与康柏两大电脑业巨头正式合并时,惠普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里纳即表示由于新公司将取消一些部门同时新增某些机构,裁员人数可能会超过1.5万。n-zp^, 百拇医药

    并购,就个人而言,是个危险的游戏,结局不可预测。n-zp^, 百拇医药

    我们通常用巨人联手、打造旗艋之类的词汇来形容一次成功的并购过程。此时我们忽略了市场运行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零和的规律。所谓零和,就是总量一定,取你所有,增益自身。零和才是多数并购行为的宗旨。在并购过程中,总要有一方为另一方埋单,而另一方则要以牺牲话语权为代价。每一次并购的发布会上,都只是一方巨头在雄心勃勃地给未来规划蓝图。这并不是一次合作,因为我们永远听不到另一方的声音。n-zp^, 百拇医药

    对于另一方而言,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职位、薪水,以及两股力量如何平衡的担心。并购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团队重组,流程再造,不可避免要面对人流失。这种重组和流失有主动因素,但多数是被动因素。宏观有利,未必就能在微观上皆大欢喜。成熟的市场是一个不断自我刷新的优胜劣汰的过程,阵痛在所难免。n-zp^, 百拇医药

    在中国,并购的这种残酷性有些模糊。那时都叫兼并。兼并,统并的意思,在岗人员、富余人员、离退休人员,一个都不能少。按照国际资本惯例,这样的市场运作非常不可思议。与之相比,并购一词更准确,更符合市场特征。它确认这种行为的“购”的本质,即自愿接受、自主选择的性质。并购,就是除了有用的之外,尽量一个都不要。n-zp^, 百拇医药

    此前业内人士称,并购的重点正由有形资产向经营的上游和下游转移,上游指新品的研发,下游指渠道。这种趋势意味着,在可能随之而来的并购热潮中,处于经营中段的构成传统企业基本要素的各个环节,可能成为并购的等外品。曾有国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医药界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产量供过于求的现状再持续下去,不出5年,中国的医药市场将在5年内完全被国际医药大公司操纵。n-zp^, 百拇医药

    在这种背景下,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口号就有了更现实的意议。一种新药的开发,不仅可能成为一个企业的生存支柱,更可以是一次并购狂潮中的诺亚方舟。一个产品也许能够保全与之相关的一整套人力资源、配套设施、项目计划,甚至成功影响合并体的发展方向。n-zp^, 百拇医药

    这是另一种方式的“资本保全”。n-zp^, 百拇医药

    文/江绍(江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