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6450
“爱心”的“伤害” ——尊重残障人需要讲究形式和细节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7日 《中国医药报》2004.06.07
     视点导读$2:^}8/, 百拇医药

    关爱残障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但关爱的表达方式和具体细节,却因为没有考虑到残障人的感受,往往效果适得其反,造成了“爱心伤害”。$2:^}8/, 百拇医药

    疚淖髡呱闳×讼质瞪钪械囊恍┱媸稻低氛故救缦拢M芪嗣窃诳悸?br>如何尊重残障人时提供一些启示。$2:^}8/, 百拇医药

    ——编者$2:^}8/, 百拇医药

    ■好心照顾并不“体贴”$2:^}8/, 百拇医药

    镜头一:5月某日下午,上海。笔者乘坐了一辆公交车,发现以前贴在车厢中部的“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专座”已经被“爱心专座”所取代。$2:^}8/, 百拇医药

    故事:对于该公交车上“爱心专座”的出现,以及上海市地铁和部分公交车乘务人员的“让座”用语改为了“请为需要帮助的乘客让个座”,大多数市民也许并没有觉察到,也没想过这些细微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但对于许多残障人来说,这种变化会让他们心里舒服很多。$2:^}8/, 百拇医药

    因小儿麻痹症落下轻微残障的胡金娣女士告诉笔者,过去她坐公共汽车时最怕听到售票员好意地提醒别人:“谢谢哪位乘客给这位残障人让个座。”其实,有时候她也就乘一两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不吃力。$2:^}8/, 百拇医药

    “让座就让座吧,干嘛非得强调我的缺陷?”像前面那样的话,胡金娣已经听到过不知多少次了。在医院排队看病,医生看到她跛足,就对别的患者说:“让这位有残障的人排在前头,照顾照顾她。”医生肯定是好意,但那些随口说出的话却让她感到像心头扎了根刺。胡金娣说,碰上这种情况也只能无可奈何,毕竟人家是出于好意。但从心底来说,她宁愿站着,也不愿像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一样,被贴上标签。$2:^}8/, 百拇医药

    ■点评:在某公交车上设需要照顾的特殊人群的专座,这已经体现了有关方面的一种爱心,但像上述公交车“老弱病残孕专座”如此“善解人意”地更名为“爱心专座”这个做法,在其它城市还真不多见。其实,对公交部门来说,一个标示牌的更换花不了多少工夫圆姓先耸坷此邓歉械降奶逄词俏抟匝宰?br>的。如果能在所有的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上,将“爱心专座”的标示推广开来,那才是在细节上显出尊重残障人的诚意。$2:^}8/, 百拇医药

    ■有了承诺就要兑现$2:^}8/, 百拇医药

    镜头二:在今年的助残日时,双下肢瘫痪的王建军老伯却决定不再参加助残日活动了,并且他还关掉了电视机、收音机,不想知道又有什么“助残新举措出台”。他说:“总是在做做样子,有啥意思?”

    故事:事情源于2003年的助残日,当时王老伯所在的街道举行了规模挺大的助残活动,其中有一项是社区里一家储蓄所提出要为残障人提供无障碍服务的承诺。王老伯清楚地记得,那天他作为残障人代表被推着去储蓄时,几个兄霸?br>和保安争先恐后地把他和同伴抬上了储蓄所的台阶……然而,一个月后当他真的需要存钱,自己摇着轮椅来到储蓄所门前时,却无人理会。他摇着轮椅来回走了几个来回就是上不去,好半天一位执勤的保安才过来帮忙。但一个人抬显然不行,可储蓄所里就是没人出来帮忙,最终还是一位过路的青年伸出了援手。/gu, 百拇医药

    事后,王老伯说,可能是储蓄所工作人员的确太忙,或是没有看见他在外面。然而仅仅一个月不到,却有如此这般一冷一热的前后对比,也真让王老伯心里特别的别扭。/gu, 百拇医药

    ■点评:一些热心的承诺,一旦无法兑现就会给心理敏感的残障人造成很大伤害。所以,如果承诺了别人,就要遵守承诺;再好的承诺如果得不到兑现,反而会成为对别人的心理打击。/gu, 百拇医药

    ■“特别关心”反而尴尬/gu, 百拇医药

    镜头三:“身为一名残障人,我们总希望能尽可能地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大家一样生活,但这真的很难。”33岁的黄祥慨叹道。/gu, 百拇医药

    故事:每次去街道领补贴,黄祥总是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生怕碰到熟人,因为经常有人会有意无意地调侃几句:“瞧瞧,你们残障人多好啊,政府总是给你们有这样那样的补贴……”/gu, 百拇医药

    “我知道他们并没有恶意,但每次听到他们这么说,我都想狠狠地回敬一句:我们换换好了!”黄祥说,“现在政府的确对残障人很关心,每逢助残日、助残周,以及逢年过节,常常有慰问补贴,但我们不希望有些人曲解了政府的这番好意。”/gu, 百拇医药

    2003年10月,上海市残联启动了“社区助残”万人就业项目,通过设立社区残障人助理员岗位,帮助安置年龄大、市场竞争能力弱的残障人。但是对这个项目,有些人不以为然地说:“目前就业形势紧张,残障人就不要再来凑热闹了,国家养着好了。”/gu, 百拇医药

    徐汇区天平街道襄永居委会助残员朱宜就不愿被“国家供养着”。虽然如今每月他的实际收入仅比原先“吃补贴”时多了40元,但朱宜仍然坚持每天与居委会干部们一样正常上下班。他说:“工作不仅仅是让我能够自食其力,更让我感受到自己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得有意义!”/gu, 百拇医药

    ■点评:残障人不是“废”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有能力有愿望自力更生。照顾残障人是一种关爱,为他们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以赢得社会尊重;而要尽量避免这种关爱反而成为他们难以接受的尴尬。/gu, 百拇医药

    文/季颖 潘高峰/gu, 百拇医药

    ■短评——关爱的内核是平等相待/gu, 百拇医药

    “关心帮助残障人,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但如果我们不注意关爱的方式和具体的细节,就有可能造成受助残障人不必要的误解甚至反感。”上海市心理学专家孙时进说,“平等相待是最重要的原则,对残障人是这样,对贫困人群、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也是这样。由于身体的残疾而造成的自卑,往往使残障人的心灵特别敏感,其实他们从内心里非常渴望别人能够忽视他们的残疾,把他们当作普通人。可是,我们有时候的‘热心’,反而是给他们‘贴上标签’,强调了他们的弱点。这种伤害,正常人是不容易察觉到的。所以,一些残障人不愿在助残日接受帮助,一些贫困生总是拒绝别人的馈赠。这种心理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gu, 百拇医药

    因此说,对待残障人,不能把他们当作病人,而应该当作需要帮助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可能需要帮助,残障人只是需要帮助的形式不同而已。我们看待残障人的眼神要平等,要学会善解人意。上海一些公共交通设施上把“老弱病残孕专座”改称“爱心专座”,就是一个进步。关心帮助残障人,除了物质上的,更要注意心理上的关爱。(季颖;潘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