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6158
胃衰老的中医防治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10日 《中国医药报》2004.06.10
     衰老是机体随年龄的增长,出现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失调,发生全身性、多系统、循序渐进的功能衰退。脏器衰老是衰老的必然过程,其中胃衰老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胃衰老性疾病的防治方面亦有不少探索。笔者认为,在对胃衰老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a]|4h{, 百拇医药

    ■注意明确病机特点-a]|4h{, 百拇医药

    老年人由于脏器衰老,胃之受纳腐熟通降功能减退,再加上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损伤脾胃,以致加重了胃衰老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种胃衰老性疾病。这类疾病病机复杂,基本病机多属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脾运不及、胃失腐熟受纳之功,并在虚的基础上形成气滞、食积、瘀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虚实兼夹的证候。因此,胃衰老性疾病的发生虽有不同的病因,但与年轻人比较,其发病机理又有自身的特点,即易虚易实、虚实兼夹、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脾胃气虚、脾胃虚寒或脾胃阴虚,标实多为气滞、食积、痰湿、瘀血为患。明确这些病机特点,对胃衰老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a]|4h{, 百拇医药

    ■把握病机转化规律-a]|4h{, 百拇医药

    胃衰老性疾病的转化规律是可循的。一是虚实转化。尽管胃衰老性疾病多表现为虚实相兼,本虚标实,但在不同的病变阶段,又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初期多以实证为主,随着病情发展,脾胃之气受损,出现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最终由于气血生化乏源,脾胃之气衰惫,阴阳耗损,而由实转虚。在气虚的基础上,又容易导致饮食停滞、痰湿阻滞、瘀血内停等实的证候,即因虚致实。二是由气及血。老年人胃病日久,多可由气虚、气滞或痰阻,致血行不畅,出现血分瘀阻之象,但单纯血瘀者较少,往往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兼见瘀血病机。如老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均可不同程度地出现瘀血征象。三是寒热转化。胃本多血多气之腑,当人进入衰老阶段,胃之气血皆少,从而变得较为“娇嫩”,不仅不耐寒热,而且寒热病机转化比较明显,寒邪郁久可以化热,由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过用寒凉,也可转为寒证;而在临床上又常可见到寒热错杂之候。此外,气郁、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又多可化热,化热后进一步又可伤阴。四是波及他脏。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胃衰老的本腑衰老不是单一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胃发生病变,常可波及他脏他腑。-a]|4h{, 百拇医药

    ■用药注意事项-a]|4h{, 百拇医药

    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患病后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因此,要明确胃衰老疾病的西医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a]|4h{, 百拇医药

    由于胃衰老性疾病多属虚实夹杂之证,故在治疗时要注意虚实兼顾,在分清以虚为主或以实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气血阴阳之虚。-a]|4h{, 百拇医药

    尽管虚是胃衰老性疾病的主要病机,但祛邪不可忽视。应恰当地运用祛邪法,诸如清化湿热、化痰蠲饮等。特别是有时复合病机的需要,诸祛邪之法当相互配合运用。-a]|4h{, 百拇医药

    治疗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保护胃气。如清热化湿要注意防止苦寒太过而伤脾败胃;疏理气机也不宜久用破气耗气之品;消食导滞、化痰蠲饮不宜攻伐太过;活血通瘀不宜过用破血散血;补益亦不可过于滋腻,以免滞其胃气。-a]|4h{, 百拇医药

    把握好整体调节与局部调节的关系。防治胃衰老可以延缓整体衰老,调节整体功能或其他脏器功能也可对胃衰老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具体施方用药时,既要着眼于胃的局部用药,又要善于进行全身性调理。-a]|4h{, 百拇医药

    ■白兆芝 张润顺(白兆芝;张润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