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2940
家长教子心切 儿女心病难医 强势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10日 《健康时报》 2004.06.10
     人到中年,最头疼的莫过于对孩子的教育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这时的孩子都已经上了初中,正好到了最容易“叛逆”的阶段,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从事教师、法官、军人、警察、保卫干部等职业的父母,更是容易在与孩子的交流上发生很大的障碍,为什么呢?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老师把这些从事教师、法官、军人、警察、保卫干部等职业的父母定义为“强势家长”。强势家长是公司里的高级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有执法权力的公务员,这些家长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社会责任感比较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所以在家里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也是“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一旦发现孩子有小失误和小问题就比较容易把问题严重化、扩大化,在教育孩子时不自觉地流露出明显的职业色彩。

    宗春山历时2年研究,对80余个“强势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调研分析,结果发现被这些家长认为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主要有2种典型表现。一种孩子是绝对服从型,孩子胆小怕事,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没有一丝主见,甚至连穿什么衣服,买什么样的早点吃都没有主意。另外一种是直面对抗型,孩子彻底抵御家长,有的人甚至在异性朋友家夜宿,有的人离家出走,流连于网吧。但是,在听完家长的一面之辞以后,宗老师发现在这些亲子纠纷中不完全是孩子的错。一位警察的儿子跟他坦诚地讲:“我爸跟我严肃的时候,总是用那种盯着犯罪分子的眼神,我能不痛苦吗?时间一长,人就疲塌了,随他去吧。”

    由于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带出了明显的职业特点,表达的方法与青春期孩子的敏感心理产生了冲突,导致具有雷厉风行工作作风的家长在家里却用不上力气。宗春山说:“尽管孩子的问题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是源头却是同一个,因为家长长期以来把职业心态带回家,不以一个平等的心态和孩子交流,更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而是让孩子们服从命令听指挥。这种强制做法在孩子童年时代或许一路畅通,但却为家庭教育布下重重障碍。”

    家长应该以一种平等和宽容的心态来重新审视孩子在成长中暴露出来的各种各样问题。即便在家长看似严重的问题背后,其实多是容易矫正的小问题,可在家长相对强势的家庭,小问题却容易不断升级,愈发激化。为此,宗春山建议这些家长要做的不是如何给孩子寻找一剂心灵药方,而是自己要主动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这样,不但许多心理问题会迎刃而解,家庭的民主气氛也增强了。,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李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