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3474
医生挣钱到底多不多?———“透视看病贵”系列报道之④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8日 《健康时报》 2004.07.08
     1 随机调查 做医生并不“滋润”

    一位网友说:“医生收入低?天方夜谭!”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医生的收入好像多得不得了。本报3月11日第211期刊发《看病为何这么贵》,专家在分析医疗费用的组成时认为:“医院收取的用于支付给医生的技术劳务费用在看病的总体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医生从中收入的其实很低。”许多读者和网友对此表示强烈质疑。一位网友就说:“医生收入低?天方夜谭!”还有人说:“红包、回扣如何解释?”如此不一而足。敏感的红包回扣问题固然存在,但我们总得承认,并不是每个医院的每个科室都有这类“好事”,我国210万医师大军也肯定不是每一个都如此“滋润”。那么,去除了这一医德医风的干扰因素,目前医生的收入究竟是多少?

    记者对北京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从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住院医师到教授、主任医师各级别的10位医生做了一项随机调查:一个医学院七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住院医师期间的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主治医师(相当于中级职称)平均收入在1500-2000元之间;副主任医师的收入为2000-3000元之间;教授、主任医师的收入平均在3000-3500元之间。如果再加上会诊费、奖金、讲课费等,那么好一点的医院、科室的副主任医师的收入大致在3500-4000元间,教授、主任医师的收入则在5000-6000元间。“远远赶不上一个公司的普通销售员的收入。”一位月收入(扣除了税费、各种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不超过3000元的博士生导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科主任谈及自己的收入时这样说。北京友谊医院的一位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的工资扣除了税费、保险等项后为1700元,奖金为1000元,7元的挂号费每一个可提2元,每月挂号费提成300元,加起来一共是3000元,年终奖基本相当于多发一个月工资平均到每个月也就300元不到。
, 百拇医药
    2 横比竖比 医生收入确实不高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一位科主任告诉记者:“我看到一个资料,医生的收入在我国各行业收入排名中在10名以后,而在美国,医生这一行业的平均收入在各行业至少排至前5名。”

    为方便对比,记者对同样为高技术行业的律师、大学教师两个的收入情况做了随机调查。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共有律师32名,年薪排名中,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3人,收入在50-100万元之间的有1人,20-50万元的有8人,10-20万元的有6人,10万元以下的有14人。而对于15-17万元之间的平均年薪收入水平,多数律师表示认可。

    大学教师的收入通常由工资、岗位津贴、讲课费、年终奖等组成,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弹性较大。在北京,讲师(中级职称)的月收入大致在3000-4000元之间,也有讲师的年薪可达到10万元。副教授(副高职称)的月收入大致在5000-6000元间,年薪在6-7万元左右,据说高的可以达到10-20万。在教授(正高级职称)中,月收入在8000-9000元甚至上万元是很平常的事,有很多的教授、研究员的年薪可到几十万元。
, 百拇医药
    再做一下横向比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一位科主任告诉记者:“我看到一个资料,医生的收入在我国各行业收入排名中在10名以后,而在美国,医生这一行业的平均收入在各行业至少排至前5名。”

    说医生收入低并不是只是凭偶然比较后得出的毫无理论根据的判断。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蔡仁华教授指出:医生作为一种有风险的职业,理所当然地需要得到一定的补偿,但在我国却没有这种补偿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的服务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国家一直实行的“以药补医”的政策,客观上形成了医院“劳务亏损卖药补”事实。由卫生部统计的相关资料,从我国综合医院目前的收入和支出比来看,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也确实是亏本的。

    3 市民抗议 美国人怕医生挣得少

    一位老院长曾对记者这样述说:“从事其它职业的人下班后就可以安稳地睡觉,可以彻底地放松和休假,但医生的神经却常常紧绷着,半夜两点叫你去医院做手术,你就不能两点半才去。”
, http://www.100md.com
    就职业而言,医生从事的是高科技和高风险职业,其责任和风险这一特点和其他行业相比更加突出,这从医生人材培养周期远远大于其他行业这一事实就能说明问题。众所周知,通常的大学本科都是4年,而医学院则需5年甚至6年。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需在医院实习一年后才能做住院医师,再过5-6年后升为主治医师,这时才能独立地管理病人。由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则又需要5-10年的时间。而一旦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的医生,其责任和风险就几乎如影随形一直相伴。一位老院长曾对记者这样述说:从事其它职业的人下班后就可以安稳地睡觉,可以彻底地放松和休假,但医生的神经却常常紧绷着,半夜两点叫你去医院做手术,你就不能两点半才去。教师做课外辅导要按时计费,可是一名医生常常因急诊前去处置病情,却多是尽义务。

    医师从事的是高科技和高风险的职业,其待遇与职业却很不相符。高风险不仅没有带来高收入,其收入水平反而远远低于相邻行业,而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医师和基层医师来说,待遇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上文提到的那位老院长还对记者讲述了一件事:在美国的某个州,因政府要降低医生收入而引发了一次市民的抗议游行。市民抗议的理由是,降低医生的收入会影响医生为病人看病。这种事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不可思议的。一位读者发表意见说:“一个医科硕士毕业生,本科读了5年,加上硕士共读8年,在上海这个地方,工作最初的3个月只有每月1000元不到的收入。而普通本科只读4年的同学,在我国一个中等城市的联通公司工作,月收入近5000元。更不用提二者劳动强度和工作付出对比了。”
, 百拇医药
    4 惊人流失 未来谁给我们看病?

    一家外国医药公司的老板在中国聘到很多高学历的药品推销员时惊喜又不理解地说:“你们医学院毕业的硕士、博士竟会来当药品推销员,这实在不可思议。”

    本报于2000年曾就医生流失问题做过专门报道。在《新世纪谁给我们看病?》这篇文章中,北京阜外医院的主治医师吴强(化名)说和他一起读博士的5个同学中,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做医生。北京同仁医院的田蓓大夫也说,读首都医科大的同班同学中今天还坚持在医疗战线的已不到一半了。转行的医生大部分去做药品推销员了。一家外国医药公司的老板在中国聘到很多高学历的药品推销员时惊喜又不理解地说:“你们医学院毕业的硕士、博士竟会来当药品推销员,这实在不可思议。”现在的情形和四年前相比,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为了更全面、确切地了解我国医生目前的执业状况,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循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君女士。陆秘书长出示了两份相关的调研报告。
, 百拇医药
    中国医师协会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就《医师法》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和医疗行业现状进行的调研中:认为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占37.3%和11.1%;愿意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仅占10.4%,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占63.0%。调查中还发现,临床专业人员想方设法在报考研究生时改行从事基础医学专业的现象普遍,而诸如妇产科、儿科等风险性和责任性大的科室,更是面临着萎缩的局面。

    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有关中国医师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的调研显示:相对于上海、广州,北京地区的医师由于工资待遇原因离职的比例较高,近55%,而这一数据在上海和广州则大约分别为30%和12%。从医师离职的可能性看:“很可能”离职的医师在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大约为56%、26%和19%。

    除了收入低这一主要原因外,目前执业环境不良的突出表现为医患关系紧张,医师普遍感到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在SARS期间,医患关系曾一度得到空前的好转,医务人员被称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而时隔不到半年,医患关系又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说明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改变。

    由此看来,社会对“医生收入”这一敏感话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方面,红包回扣等不良现象使患者高估了医生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医生对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不满。因此,医生的收入要找到一个让医患双方都感到满意的平衡点,还需时日。

    受访专家简介

    陆君: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循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蔡仁华: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