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医学概要
编号:10542271
中医要概要-第八章辨证施治(中)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中医学概要》
     崩漏

    不在行经期而发生阴道流血,称为“崩漏”。一般以来势很急,出血量多而不止者叫“崩”;来势较缓,出血量少而淋漓不断的叫“漏”。二者在发病过程中可互相转化,久崩不止可以成漏,久漏不止也能成崩。西医学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炎症或肿瘤引起的阴道出血,都属本病范围。

    【病因病理】

    本病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固摄经血所致。可有血热、血瘀、脾虚、肾虚四种。

    (一)血热素体阴虚,内热素重,或过食辛辣,或外感邪热,或情志刺激,肝火内炽,均可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导致崩漏。

    (二)血瘀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外邪,或行房事,损伤冲任,瘀血停留不去,新血不得归经,造成崩漏。

    (三)脾虚思虑过度,或劳倦伤脾,脾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海不固,而致崩漏。

    (四)肾虚肾气不足,或早婚、多产、房劳伤肾,肾虚则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发为崩漏。

    【辨证施治】

    (一)血热妄行

    【临床表现】出血量多,血色深红或紫红夹块,烦热口干搜黄便秘,舌红苔黄,脉象滑数。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固经。

    【方药】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加减。药如生地、白芍、丹皮、栀子、黄芹、阿胶、地榆、棕榈炭、龟版、生牡蛎。

    如见形瘦,颧红,潮热,舌红,脉细数之虚热证候,加知母、青蒿、鳖甲。

    (二)血瘀阻滞

    【临床表现】漏下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色紫黑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舌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

    药如生地、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益母草、参三七。

    (三)气不摄血

    【临床表现】暴崩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倦乏力,纳少便滴,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生地炭、炮姜炭、陈棕炭、乌贼骨、煅牡蛎。

    如出血过多,见汗出肢冷、脉微欲绝等虚脱症状者,急宜回阳固脱,用独参汤或参附汤抢救。

    若久漏而兼见头昏、心慌、盗汗、口渴等阴血亏虚症状者,酌加白芍、阿胶、首乌。

    (四)肾虚不固

    【临床表现】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经色淡红,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溲清便搪,舌淡苔薄,脉象沉细,尺部尤甚。

    【治法】补肾固经。

    【方药】右归丸加减。

    药如熟地、萸肉、山药、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鹿角胶、熟附子、血余炭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3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