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医学概要
编号:10542269
中医学概要-第七章方剂(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中医学概要》
     十二、补益剂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的,功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补益剂。

    补益剂主要是补益虚损,充实机体阴阳气血的不足,以调整或改善某些生理功能的衰退,而达到扶正以祛邪的目的。适用于各种虚损之证。

    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因此,补益剂也相应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

    阴阳气血之间,在生理上既对立又统一,存在着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所谓“阴阳互根”“气血相生”=如若发生虚·衰,同样能相互影响,出现气血两亏,阴阳并虚等病变。所以补益方剂,也应从人体阴阳气血的相互关系联结上来进行制方,俾使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的综合作用。张景岳、李东垣所指出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和“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等。就是阴阳对立互根观点在立法制方上的具体体现。

    气血阴阳的虚损,本来就发生于具体脏腑病位。如阴虚有心阴虚、肝阴虚、脾阴虚、肺阴虚、肾阴虚;阳虚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气虚、血虚也可类推。由于脏腑之间关系密切,如脾虚可以导致肺虚,肾虚可以导致吁虚;补脾可以养肺,滋肾可以涵肝。所以五脏之虚,除了直接补益本脏外,也可采用补其相关脏器以收成效。其中古人更强调补益脾肾,认为二脏分主先天、后天,故补肾、补脾是补法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对临床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补益剂尚有峻补、平补之分,对病势急迫,如气血暴脱之证,宜用峻补,急救危亡。若对一般病势较缓、病程较长的虚弱证,宜用平补,从容调养。峻补方宜药味少,使其药力专而牵制少;平补剂则可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等药,以体现治疗上的整体观念。

    (一)补气剂

    补气剂是在补气法指导下组成的方剂。它具有补益正气的作用,主治脾肺气虚证,如倦怠乏力,呼吸少气,懒于言语,头晕自汗,面色光白,食欲不振,大使搪薄,或脱肛,子宫脱垂,脉弱等证。处方以补气药为主,根据需要,分别配伍健脾、升阳、固脱、滋阴、补阳等药物相助,来提高疗效。代表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等。

    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各等分

    【功用】甘温补气、健脾益胃。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症见面色光白,言语轻微,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脉细软或缓弱。

    【方解】本方为治脾胃气虚的常用方剂。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必从健运脾胃着手。方中人参(党参)甘温补气,健脾益胃,为主药;白术健脾助运,为辅药;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炙甘草补中和胃,为使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066 字符